发布时间:2025-05-09 热度:
河南省风险投资基金发展建议
(1)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资体系
1.促进企业成为科技投资的主体。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指导,推动企业产生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将被动创新转变为主动创新,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促进企业增加技术创新的投资。到2005年,河南省企业的R&D经费投入达到全社会RD&50%以上的D资金投入。
2.指导和鼓励金融部门增加科技投资。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工业化,需要金融部门增加投资。通过优化金融资金的使用,引导和鼓励金融投资,充分发挥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金融部门在科技投资中的重要作用。
3.扩大社会融资。具有巨大的社会融资潜力。注重发行债券、设立基金,特别是上市融资等金融工具的使用,进一步支持一定实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4.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建立风险投资机制,规范风险投资行为规则,出台优惠政策,设立指导资金,鼓励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创建风险投资基金,吸引省外风险投资机构设立机构或选择投资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新兴企业成长和新兴产业形成。依托金融资本和上市融资,加快高新技术企业的大规模发展。
5.加大政府科技投入。政府投资是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多元化投资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支持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科技的财政投入。
(2)合理建立河南省风险投资基金体系
根据国外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经验,结合河南省经济发展现状和风险投资产业的现实和发展战略,建议合理建立河南省风险投资基金体系。
1.在以郑州为中心的郑汴洛经济区设立1~两个大型基金。以郑州为中心的郑汴洛地区是河南省经济、文化、科研发达地区,集中在全省大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实力雄厚。拥有郑州、洛阳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该地区应以公司组织的形式设立1个~2个筹资额在1~1.5亿元的大型基金。这些基金由河南省人民政府或地方政府持有,但不持有,其余部分由私人资本提供。这种安排可以直接发挥政府的资源优势,发挥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指导作用。
2.以类似有限合伙制的形式在全省其他地区设立中型基金。除郑州、洛阳两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河南省还有其他7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别分布在新乡、濮阳、安阳、南阳、平顶山、开封、漯河等地。河南省应以有限合伙制的形式在这些经济区设立1000万元~5000万元的中型基金数量不少于两只,具体数量取决于发展需要,否则将失去竞争机制的作用。各经济区政府部门应当根据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指导和参与投资。由于有限合伙制是未来风险投资基金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我国现行法律不承认有限合伙制,暂时不能直接采用。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方法,尽量吸收有限合伙制的优势,控制运营成本,加强约束和激励机制,完善决策机制,为未来有限合伙制的实施做试点和准备。
3.政府领导了一个特定领域的基金。顾名思义,特定领域的主要风险投资方向集中在某一领域。河南省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全省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优质专用粮食作物和畜牧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农业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河南省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目标。因此,从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这一特定领域的基金应局限于农业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在股权安排方面,省政府应考虑相对控股,确保基金管理投资符合产业导向,避免违背基金设立的初衷。
4.鼓励大企业设立一定规模的风险投资基金。改革开放20年来,河南省发展成长了继电器、安彩高新、双汇肉联、宇通客车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通过自身发展积累或上市融资,已经开始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比如河南豫能投资0.9亿元成立“河南豫能高新技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安彩高新投资1.94亿元成立“北京安彩高新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特别是安彩高新,在原有产品仍盈利的情况下,投入巨资与科研机构共同成立控股风险投资公司,准备将其建成相关科研机构的开发成果孵化器,为企业未来的产品升级和新产品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在公司战略上的远见值得河南其他上市公司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