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08 热度:
一、成本核算和工程成本分配核算是根据相关资料,通过“工程施工”科目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成本进行汇总,然后直接或分配到相关成本核算对象中,计算各工程的实际成本。
成本核算的一般原则是:可以区分受益对象的直接计入,不能区分的应按一定标准分配。各种费用的会计方法如下:
1、劳动工资部门根据考勤表、施工任务书、合同结算书,每月向财务部门提供“单位工程用工汇总表”,财务部门编制“工资分配表”,按受益人计入成本和费用。
采用计件工资制度的,费用一般可以区分发生在哪个项目上;采用计时工资制度的,计入成本的工资按当月工资总额和工人总出勤日计算的日平均工资和各项目当月实际用工数计算分配;工资附加费可采用比例分配法;劳动保护费的分配方式与工资相同。
2、材料成本的核算应根据材料的使用情况划分工程成本与其他成本的界限。只有直接用于工程的材料才能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材料成本”成本项目。组织管理工程施工所消耗的材料和各种施工机械所消耗的材料,应分别通过“间接成本”、收集“机械作业”等科目,然后分配到相应的成本项目中。
材料费的收集和分配方法:
1)、能够指出数量和区分材料对象的,应当在材料清单上注明成本核算对象的名称,会计部门应当直接汇总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材料费”项目;
2)、虽然数量可以指出,但属于集中配料或统一下料,但“集中配料”应在领料单上注明。月底,材料部门根据配料情况和材料消耗定额编制“集中配料消耗计算表”,分配并计入各受益对象。
3)、既不容易指出数量,又难以区分成本核算对象的材料,本月实际消耗可以通过实地存储计算,然后根据核算对象的实际数量和材料消耗定额编制“大量材料消耗计算表”,分配计入各受益对象。
4)、周转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应根据实际使用数量和规定的摊销方法编制相应的摊销计算表,确定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摊销费用数额。
3、机械使用费的会计租赁机械费一般可以区分会计对象;自有机械费用应通过“机械操作”收集和分配。分配方法如下:
1)、台班分配法。即根据各成本计算对象使用施工机械的台班数进行分配。适用于单机会计。
2)、预算分配方法。即根据实际机械运行费用占预算定额规定的机械使用费比例进行分配。适用于不方便计算台班机械使用费。
3)、工作量分配方法。即根据各种机械完成的工作量进行分配。例如,汽车费用按吨公里计算。
4、其他直接费用的核算,其他直接费用一般可以区分受益者。发生时直接计入成本。
5、间接成本的计算间接成本的分配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是根据人工成本在不同类别的项目和对外销售之间分配所有成本;第二次分配是将第一次分配到各种项目成本和产品成本中,然后分配到各种成本核算对象中。分配标准为施工工程以直接成本为标准,安装工程以人工成本为标准,产品(劳务、作业)的分配以直接成本或人工成本为标准。
2、工程成本计算企业应在期末对未完工程进行盘点,按照预算定额规定的程序将已完工程量转化为已完工程量,再乘以本部分工程预算单价计算期末未完工程成本。
使用公式:期初未完成工程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未完成工程成本=本期已完成工程成本。
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成本平衡问题施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人、材料、材料的投资也不同,每个阶段的成本核算也有其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注意这些。
1)、筹建期存在的问题建设项目在筹建期间一般没有产值。除固定资产和福利费用外,其余费用一般计入“长期期待摊费用”科目,项目开工后分期摊费用。也就是说,当期成本不反映,可以避免筹建期间项目人为亏损。
2)、正常施工期存在的问题北方冬季不能施工,但也要有成本。应计入工程成本的成本属于未完成工程性质的,应计入相应科目核算。明年开工后,如果有可靠的价格收入,当期成本不予结转,开工后一次或分期结转,否则直接计入当期成本。
3)、完成阶段存在的问题应在正常施工期间充分估计完成成本,并通过预提成本计入成本,防止项目先盈后亏,确保项目完成阶段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2、分包工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行完成工作量,另一种是不自行完成工作量。分包工程作为自行完成工程量,自然与自营工程相同;不作为自行完成工作量的分包工程与自营工程在会计上没有本质区别,但关于整体成本,需要摊销临时建设部分,主体部分与自营工程同步,反映分包工程的利润。在实际工作中,分包工程的会计往往是基于付款,而不是采用应收应付制度,导致成本不平衡,分包工程的利润反映在自营工程中,不能直观地反映各自的业务成果,与整个会计制度分离。
3、建筑企业成本核算的特殊方法主要是通过预算成本来衡量实际成本的节约和超支,但目前两者的口径有很多不同。
1)、预算中的施工管理费与会计内容不同,如会计管理费,期末转为当期损益。费用只与时间有关。
2)、预算中的其他间接费项目与会计内容的不同预算中的其他间接费项目中的劳动保险费与会计中的管理费-劳动保险费相对应;其他间接费项目中的临时设施费与会计费不同。临时设施费用通过“临时设施”科目收取,通过“工程建设-其他直接费”科目摊销。
3)、由于预算和会计是两个不同的系统,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总是存在一些差异。
4)、预算中没有的项目,实际上可能发生的费用。
四、成本核算与项目管理的关系目前,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点多、战线长、分布面广,项目分权管理导致工程局一级管理机构宏观不同程度失控。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短期行为,成本信息失真现象依然普遍。因此,在利用道德、舆论和监督机制约束项目经理行为的同时,实施目标成本管理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目标成本是预期收入与目标利润的差额。对于企业来说,目标利润率应该达到类似企业的水平,以免落后。对于工程项目,目标利润只有达到工程局要求的水平,才能实现企业的目标。目标成本管理强调有前途的治理,而不是在问题出现时补救。
五、成本核算的几个相关问题
1、必须明确的是,成本核算只是一种利用其提供的一些数据进行事中控制和预测的手段。
2、必须明确的是,成本核算不仅仅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而是所有部门、所有员工的共同事。
3、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成本核算人员不仅要专门研究成本,还要掌握施工工艺、工程预算等相关知识。
4、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的地位,参与成本决策,使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都能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