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08 热度:
建立资本成本会计的现实意义
(1)建立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会计分支,从一定方面展示了当代会计学科的发展趋势。由于当代科学发展的整体特征,它总是表现为辩证统一的分化与整合,会计学科也不例外。管理会计确认和计量所有成本,包括显示成本和隐含成本。然而,目前的财务会计只确认和测量显示成本,而对隐含成本视而不见。两者缺乏统一,不仅对会计学科的理论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且给其实际应用带来了诸多不便。比如投资项目立项时,根据管理会计要求对项目进行评价。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由财务会计进行评价和评价。由于两者的评价标准不一致,人们无法理解投资项目立项时所需的投资回报率是否在未来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资本成本会计理论构思解决了这一不可避免、急需解决的问题。它不仅统一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成本”口径,而且协调了投资项目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会计分支。
(2)建立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理念,使企业的净利润更具经济意义。
首先,实现会计利润的经济转型,使会计利润接近经济利润,拓展会计视野,将会计成本概念及其计量引入产权领域。在目前的财务会计程序和方法下,净收入包括股权资本成本和真实净收入。股权资本成本作为企业净收入的一部分,虚假增加了企业的净收入,从而高估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理念也是原始的,使企业的净收入真正揭示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这样,会计的净收入实际上就是当前经济学界流行的经济增加值。经济增加值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最广泛使用的企业绩效考核指标,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企业全部资本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消除了会计和经济对企业利润的理解差异。
其次,传统财务会计不确认股权资本成本,计算的净利润包括股权资本成本。因此,净利润指标并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也缺乏其应有的经济意义。股权资本成本会计引入后,损益表上的净利润是扣除股权资本成本后的净利润,具有更大的经济意义。
此外,建立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理念,稀释了传统资本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企业主体的利益,更全面地反映了会计主体的概念。资本成本会计下计算的净收益指标有助于会计的重点转向企业主体,而不是基于股东的信息披露。知识经济和人力资本会计突出了人力资本要素的地位。它们的结合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相结合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建立资本成本会计理论理念,通过会计学科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提供资本成本信息,将企业与外部经济环境有机联系起来,将收益与风险联系起来,反映企业实际承担的风险和报酬,本质上反映了未来会计的发展方向。从而反映企业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反映在会计信息上。在有效的金融市场中,资本成本代表了金融市场的一般预期回报水平,标志着企业的市场地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优化和配置。此外,在实现的股权资本成本中用于再投资的可免税,用于支付股息的应缴所得税,有利于鼓励投资者再投资。此外,在会计学科确认和计量资本成本,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建立有效的资本市场,提高管理效率,合理反映公司在证券交易市场的价值。有利于解决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矛盾,降低代理成本,限制代理人(经营者)短期行为、保守行为、“消费”行为和懒惰行为的发生,也有利于促进专业经理(即经营者)人才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总之,建立资本成本会计的理论理念,使经营者获得更大的权力,承担更大的责任。资本成本会计是基于理想的奖励或激励报酬,使原因(管理行为或决策)与结果(主要权益的创造)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它使经营者能够从利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敢于投资于长期有效的项目,而不考虑短期效益。明确经营者的委托责任也有利于更好地反映经营者在会计中履行委托责任的情况。资本成本会计整合了经营者和股东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