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9 热度:
高校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是高校管理现代化和高校会计自身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必须看到,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理解和逐步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影响高校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的进程,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会计数据载体的管理和保护。毫无疑问,数据备份和数据存储载体的保护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原始凭证的数据转化为磁性介质后,能否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性,法律能否接受计算机记录的会计数据作为有效证据,如何在会计程序中认证电子签名,都是实践中不容忽视和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2.电算化基础管理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信息质量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在高校会计电算化中,管理制度的充实和完善慢于会计电算化,尤其是网络化的发展过程。内部控制制度的滞后和不完善导致会计电算化中问题的预见性和预防性不足。一些高校在制定管理制度时,只注重使用计算机硬件或纯软件的风险,忽视了内部人员非法访问、篡改、泄露和破坏会计数据以及恶意入侵外部罪犯的风险,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下降。随着网络时代电算化会计的发展,计算机欺诈手段和犯罪现象日益增多,会计电算化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防止和制止计算机欺诈,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是网络时代高校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重要任务和问题。
3.会计软件功能的设计和扩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会计电算化、网络化的深入,会计软件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需要连接的系统越来越多;同时,操作系统、数据库类型、开发工具、软件结构、网络技术等软件支撑环境发展迅速,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发展不平衡,技术应用多样化。目前,我国科技发展、用友、安逸、浪潮、金蝶、新大中等大量优秀会计软件已被用户接受,售后服务良好,我国商业软件市场已初步形成。会计软件虽然种类繁多,但功能仍以会计为主,子系统相互分离,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一致性和系统性;缺乏一些能够满足市场经济下高校决策分析和会计分析需要的具有综合管理功能的会计软件。
4.会计人员素质的加强和提高。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复合会计人才,既懂会计又懂管理;熟悉会计电算化知识和网络知识;既懂会计业务操作,又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会计人员专业知识薄弱,计算机技能低。虽然计算机技术不断升级,但会计功能往往徘徊不前。在一定程度上,人才因素已成为制约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
5.会计分析与管理电算化差距较大。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会计电算化主要局限于会计,但在会计分析和财务管理电算化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许多会计人员不了解会计与财务管理的本质,重会计、轻会计分析和财务管理现象较为普遍。高校会计电算化要彻底实现会计工作由“会计”向“管理”的转变,就要克服会计人员的传统理财观念,研究探讨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会计信息分析,对分析中发现的问题给予管理者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正确做出决策,做好领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