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9 热度:
随着高校资金筹集渠道的多样化和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高校会计进入了电算化、网络化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会计电算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据估计,我国约90%的高校实现了会计电算化,逐步进入网络化。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实践的简称。它是以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会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甚至决策的过程。高校电算化会计作为一种以提供综合经济信息为主要手段的控制系统,将在未来高校经济发展和财务管理中发挥关键作用。
高校会计电算化、网络化对高校传统会计工作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的实施不仅是高校会计工作模式的革命,也是高校会计工作的飞跃。它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传统高校会计工作也有很大的影响。
1.传统的会计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会计实施电算化后,会计工作脱离手动操作状态,从凭证录入、会计处理到报表制作,完全由计算机完成。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2.高校会计网络实现了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高校通过校园网络和互联网建立了相对开放、实时、快捷、方便的双向多媒体信息交流系统,为高校内部单位、高校外部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学校各单位可通过网络查询部门会计,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共享。高校信息网络的建设也改变了会计信息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的手段,大大扩大了会计报告的信息内容。会计作为控制系统的本质日益出现,会计信息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
3.进一步规范了会计工作程序。会计电算化实施后,高校重新制定了会计、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了会计人员、财务管理人员的权限、会计工作程序、会计档案和数据保管,比传统会计工作更严格、更高的标准。
4.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改变了高校传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方法。在传统的会计方法中,由于其数据处理工具主要是算盘或计算器,大部分工作都是手工完成的,因此其内部控制工作主要集中在对人的控制上。例如,通过定期的会计检查来监督和评估会计人员的工作绩效,这些制度和方法在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传统手工记账方法下的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存储载体和岗位间限制方法。手工记账方法下的各种处理步骤不复存在,审查审查控制机制减弱。会计电算化使内部控制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系统。会计事项处理的无纸化和计算机操作的无形化增加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风险。除了对人员的控制外,我们还必须加强和重视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