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2 热度:
会计电算化是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数据处理工具和信息理论、系统理论、控制理论、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和财务管理,提高会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会计电算化改变了会计方法、数据存储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是整个会计领域的根本性变化。中国的会计电算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萌芽、茁壮成长、纵横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这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十年来,数百万企事业单位在会计工作中使用了计算机,其中大部分建立了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广泛使用商业化、通用化的金融软件,促进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在这种良好的普及和发展形势下,我们仍然应该看到,中国在经济活动管理方面与其他先进发达地区有很大的差距。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会计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的企事业单位占总数的比例只有10%.由于全国各地经济、发展速度、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贵州西部地区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程度在全国处于落后水平。本文分析了贵州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谈了一些个人观点。
对贵州未来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建议
对于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和部门,要尽快完善会计制度,建立健全一套电算化模式下的规章制度,彻底摆脱手工记账,做好会计电算化配套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移工作重点,抓紧建设以管理为重点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使会计电算化工作从会计系统发展到管理信息系统,为进一步开发和使用会计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做好准备。此外,要从单机应用向计算机网络系统发展,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便于数据传输和汇总,为网络会计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和使用做好准备,为今后更大的计算机网络联系打下基础,加强经济活动的事前计划、预测和决策、事中管理控制和事后分析评价,切实提高企业会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尽快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使尚未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尽快赶上。
对于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培训,一方面要提高会计信息系统与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的比重,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会计软件的功能结构、数据处理流程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能够适应知识经济环境下人力资源会计、新商业模式(如电子商务)等新会计分支对传统会计电算化内容扩展的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资源,丰富会计电算化培训模式,建立良好的培训机制,完善培训体系,落实培训效果。当然,在短时间内普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不现实的,但会计人员缺乏会计电算化知识将成为制约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效果的瓶颈。为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优势和软件功能,应对日常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缓解技术压力,降低咨询维护成本,实施电算化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投资会计电算化人力资源,重点培训具有较高计算机应用维护能力、熟悉财务软件知识、对计算机和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的会计人员,不仅可以提高单位会计电算化应用水平,必要时还可以在部门开展不定期的培训活动,提高其他会计人员的素质。
与贵州等地区近年来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相比,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贵州的发展相对落后,但发展步伐非常快。随着未来人们观念的改变和市场需求,我认为贵州会计电算化将进一步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系统质量,更好地提高各级企事业单位的现代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