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7 热度:
金融租赁风险的类型
金融租赁风险是金融租赁交易中某些不利事件或损失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金融租赁风险客观存在,不可避免,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金融租赁风险主要包括商业经营风险、信用风险、租赁损坏风险、租赁贬值风险、税收风险、法律政策风险和金融风险。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未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者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给债权人或者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租赁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是指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承租人主观上不愿意或客观上无法偿还租金,给租赁公司造成损失。在租赁公司的经营中,要想安全高效地经营,就必须管理好信用风险,减少其影响。
(二)经营风险
融资租赁的特点决定了在整个融资租赁过程中,承租人最终获得租赁物的使用,包括租赁物的购买、租赁物从供应商到承租人的运输、租赁物在承租人的安装以及后续的保险和验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保证每个环节都没有问题,否则可能会产生业务操作风险。如果供应商在交货过程中推迟甚至拒绝交货,或者租赁物不符合承租人的要求;相关人员在交货过程中的疏忽会导致承租人无法按计划实施项目生产,造成相应的损失。
(三)租赁物贬值风险
在租赁期间,由于技术更新和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租赁物的价值会发生变化,使租赁物的价值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变化,远低于应付租金的相应现值,这将极大地影响承租人的还款意愿。在极端情况下,承租人甚至拒绝支付租金。在租赁标的物价值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即使出租人能够收回标的物,也不能在市场上出售,造成损失。租赁物过时也可能导致预期残值无法实现,难以出售、转让或再租赁;此外,通货膨胀会增加生产成本,削弱租赁设备的盈利能力,缩短经济生活,完全支付租赁物收入的租金,严重阻碍租金来源。
(4)税收风险
一些金融租赁交易是基于税收的。对于这种金融租赁安排,税收制度的变化往往会影响金融租赁公司的利益,因为与承租人签订的租赁合同是基于税收优惠政策的。如果在租赁期间向不利方向发生变化,租赁公司必须遭受损失。同时,金融租赁交易安排对税收政策的变化非常敏感。例如,2013年财税第37号文件几乎停止了售后回租业务。
(五)法律政策风险
法律法规风险是指金融法律制度不完善、部分法律与法律、法律与政策往往不一致或没有统一标准,使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权益得不到保护的风险。法律制度不完善或执法不严格可能导致地方政府干预,使出租人不能保护租赁物的所有权。
综上所述,金融租赁经营活动中风险分布的普遍性和复杂性对金融租赁风险的管理对金融租赁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