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0 热度:
加强企业基础设施会计战略
1.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确保项目的合法经营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基本工作是建立和完善各种固定资产台账和档案,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分级管理,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更新、新增、分配、报废等审批程序。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及时处理多余和闲置的固定资产,定期进行库存,及时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定期评估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和完整性,办理固定资产的购买、销售、清理、报废和内部转移,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进行核算。所有需要记录在基础设施会计中的资金,应提供文件(拨款文件或协议)和合同(基础设施贷款)资料。所有工程预付款、设备采购预付款、土地征购、勘察设计、监理等活动均应有合同。首先,应批准项目建议,然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政府部门批准,建设单位委托设计部门编制初步设计任务,报政府管理部门批准,由设计部门编制施工设计图纸,申请施工报告,经上级批准,完成基础设施初步程序,进入项目施工实施阶段。
2.完善项目核算程序和成本核算程序
对于基础设施中的会计程序,应严格要求建立原材料、产品、半成品、成品等财产材料的收发、退货、转让、报废、库存制度;完善与成本核算相关的原始记录;制定或修订材料、工时、成本定额和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内部劳务供应的工厂计划价格;完善各种计量检测设施,严格计量检测制度,使成本核算有可靠的基础。
3.建立科学的基础设施预算体系
建立科学的基础设施预算体系是实施企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战略,建立科学的基础设施预算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预算编制为主导,初步形成科学的预算编制体系;以资本管理为主线,不断完善有效的资本保障体系。二是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严格资金审计分配,加强资金使用调度;以过程监督为起点,逐步完善动态监督管理机制;严格执行项目“四制”,实行财务总监任命制度。三是加强项目概算(预算)结算决算全过程评审,完善项目基础数据收集和预算执行分析。
4.规范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使用财政资金的建设单位,经初步设计和项目预算批准后,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初步设计批准文件和项目预算,并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及时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年度预算,经财政部门审核确定后,作为安排年度预算的依据。建设项目停工、缓建、迁移、合并、分立等主要变更事项,应当自变更程序确立之日起30日内向同级财政部门提交有关文件和资料复印件。
5.提高基础设施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加强基础设施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和理论知识考核。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坚持严格自律、公正的工作原则。三、总结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发展投资大、收入长的重要工作,准确、标准化会计,可为企业发展提供更真实的信息,使管理更合理、有效的投资控制,降低项目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企业资金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