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5 热度:
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
我国电算化起步较晚,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和重要性。大多数单位的电算化被用来代替人工会计。他们只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会计效率入手,没有意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管理服务。同时,对软件更新和硬件投入的支持不够,无法利用信息技术优势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事实表明,会计电算化不仅改变了会计方法、数据存储形式、数据处理程序和方法,扩大了会计数据领域,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和审计方法和技术,促进了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因此,会计电算化不仅是会计工具和方法的改进,而且必然会导致会计工作组织和人员分工的变化,促进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2 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研究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取决于电算化会计理论的发展。电算化会计理论是指导和促进会计电算化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指南。电算化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问题、新课题,研究和建立新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例如,电算化会计在系统设计、工作组织、信息处理和会计处理程序方面的变化本身就是对当前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突破和改进。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新的问题和新的课题将不断出现。例如:信息处理网络建立后,企业如何及时合法地提供会计信息,有效地保护商业秘密;两个会计子系统结合后,如何改进现有财务报告;信息经济将对当前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产生什么影响。对新课题的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建立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新的电算化会计。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理论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实现手动系统的工作,而不对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远远不够的。电算化会计理论是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组织、会计程序和管理系统、会计方法、以计算机为主要会计工具后对会计理论、会计制度的影响以及会计工作的新特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确定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体系、操作规范和特点、审计界面、会计档案等基本要求。一方面,它满足了手工会计的基本要求,但也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通过对电算化会计理论基本问题的深入研究,会计软件的开发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能够更好地满足会计审计工作的实际要求,会计电算化软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工作,使会计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安全,更好地服务于管理决策,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效益原则。同时,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也使会计电算化系统具有许多新的特点。这些不仅促进了现有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也阻碍了现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为此,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即会计电算化系统必然向网络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电算化会计理论的研究,建立更完整的电算化会计理论体系,以满足会计电算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3 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通过程序处理数据(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模式需要程序化。例如,对操作权限的限制有密码程序,验证贷款金额是否平衡有验证程序等。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模式的程序化,系统控制复杂化。控制点由人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变为人和机器的控制。控制内容包括人员分工、功能分离、计算机软硬件维护、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在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系统需要原始会计数据的标准化和标准化,所有输入计算机的会计信息必须代码,以便计算机集中处理。同时,使用的代码必须符合财政部的规定,符合网络环境对会计数据传输的要求,以便更好地发挥网络的优势。在整个企业管理现代化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规划和计划,认真组织实施,重新调整会计和整个企业的机构设置和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修改扩建机房、采购、安装、调试设备、开发或采购会计软件、培训会计电算化人员、系统试运行等工作。上述工作必须做好,否则电算化会计系统将不能正常工作,损害会计电算化的整体效益,不能深入持久地进行,不能实现会计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