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4 热度:
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对策
(1)建立符合中国特殊国情的管理会计制度
中国的经济背景、文化环境、政治制度等外部客观环境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在“管理会计中国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国内现实的结合。相关学者在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要加强对理论的深入探讨,开展典型案例研究。在引入西方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和理论体系时,要考虑中国的具体国情,增强管理会计应用的可操作性,不断检验管理会计应用理论的指导作用,建立自己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体系包括管理会计基础理论、管理会计基础结构、管理会计应用理论、管理会计人才建设理论等综合体系。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要注意澄清管理会计相关功能的上述要素。
(二)建立统一规范服务于管理会计
从上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可以看出,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不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约束,提供的会计信息和内部报告不承担法律责任,可见管理会计相关准则的缺失和不完善。管理会计虽然注重服务企业内部用户,但管理会计要想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必须在上层建立统一的规范体系。因此,国家财政部门要围绕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建立一套完整的相关体系,规范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流程,规范管理会计的实施。在管理会计的实施中,以合规性为管理会计实施的首要依据,统一管理会计准则的指导和规范,建立行业内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同时也要注意管理会计准则体系与财务会计相关准则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保证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顺利实施。
(3)加强科研机构的系统整合
科研机构及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是理论研究的主体和领导者。要整合科研机构优势,形成管理会计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支持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同时,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国家会计学院建立管理会计研究基地,在系统整合、理论研究、研发管理会计课程和案例、推广管理会计理论和先进实践等方面发挥综合示范作用。推进现代会计科研成果评价方法的完善,切实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研究。此外,充分发挥会计组织在推进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具体作用,及时宣传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果,增强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四)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在实践中的检验
管理会计的目标是整合企业信息,推动经济价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通过企业的实际应用来实现其价值。管理会计人员通过设计和评价企业流程,对企业内部控制、监控、反映、报告和预测企业经营成果进行实施和监控,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依据。在建立自身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及时总结管理会计的实践经验,适用市场机制,提高企业的适应性,促进管理会计的应用。特别是在管理会计应用理论方面,要加强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和实施,对管理会计工具的多样化实施方法进行分类和细化,使企业能够选择最佳方案,真正落实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