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04 热度:
一、引言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一个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企业会计分支,专注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对管理会计的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国内管理会计的理论和实践已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近年来,理论界和实践界迫切需要管理会计理论建设作为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的重点;2014年初,财政部发布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将管理会计面向企业内部管理活动,渗透到企业组织的各个部门和层面,为企业开展战略规划、经营决策、业务计划、过程控制、绩效评价等管理活动提供相关信息和科学方法,努力推进管理会计改革,可见我国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基于国内管理会计需求的紧迫性,从其内涵出发,通过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深入探讨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管理会计的内涵
1952年伦敦世界会计师联合会正式提出“管理会计”一词,标志着管理会计的正式形成。在管理会计的不断发展中,其定义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同。美国会计学会(AAA)1958年,管理会计委员会将管理会计定义为“利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来处理某一主体的历史和预期的经济数据,帮助管理当局制定符合合理经济目标的计划,并为实现这些目标做出明智的决策”。这是管理会计的第一个明确定义。美国管理会计协会(IMA)1958年发布了第一份管理会计公告(SMA),管理会计被定义为“确认、计量、积累、分析、提供、解释和沟通管理者在规划、评估和控制组织中使用的财务信息的过程,以及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责任”。国际会计联合会(IFAC)1988年,管理会计被定义为“识别、计量、积累、分析、处理、解释和传输管理当局应用的信息(财务和业务)的过程”。英国特许经理协会(CIMA)2005年,管理会计被定义为“利用会计和财务管理的相关原则,在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创造、保护和增加营利和非营利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价值”。经过几十年管理会计领域的巨大发展,管理会计目标从“交易合规”到“战略合作伙伴”,为了适应这一变化,IMA于2008年提出了管理会计的新定义,即管理会计是一种深入参与管理决策、计划和绩效管理体系、提供财务报告和控制专业知识,帮助管理者制定和实施组织战略。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开始引进管理会计。国内学者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在吸收西方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经济现状,体现了管理会计的本土化。李天民(1992)认为,管理会计是利用财务会计、统计等相关资料通过一系列特殊方法进行总结、整理、计算、比较和分析,使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能够规划、控制、评估和评估各责任单位和整个企业的日常和未来经济活动,帮助企业管理部门做出最佳决策。孟燕(1997)指出,管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孙茂竹(2002)对管理会计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管理会计属于管理中会计学科的边缘学科,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潘飞(2010)认为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是利用财务会计等信息,采用一系列现代管理(包括会计、统计、数学等),预测和决策未来经济活动,确定目标,制定计划(预算),控制、评估和绩效评价。
从上述国内外管理会计的定义来看,绝大多数人认为管理会计是一系列特殊的技术和方法,或信息系统。从本质上讲,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的,即通过管理会计的技术和方法来支持管理决策,从而形成一个信息系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三个层面理解了管理会计的内涵。首先,管理会计是一种管理思想,即用会计思维来解决管理问题。无论是价值取向、数据量化还是成本效益分析,都是会计思维的具体体现。其次,管理会计是一套科学管理体系的总结。企业的日常管理面临着各级、各级的问题,需要管理会计师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或工具。这些方法或工具应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保证企业的发展战略。最后,管理会计的熟练运用是素质和能力的体现。管理会计的用户需要有能力通过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将业务问题与财务问题相结合,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
在整个会计体系中,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两个重要领域。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的管理体系,是管理者预测和决策企业的工具,注重服务企业内部用户和管理决策。财务会计起源于两权分离,反映了经营者在履行委托责任时对经营成果的报告和反映,更注重对外部投资者的反馈。
我国财务会计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现状明显优于管理会计。通过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比较分析,可以更全面、客观地了解管理会计的本质。本文重点比较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工作重点、约束依据、时间跨度等十个方面。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很多不同。原因不仅与两者的本质内涵有关,而且受到各自发展的外部客观环境的制约。
1.从两者的本质内涵来看,管理会计是一种决策和控制工具,旨在实现组织的最佳经济效益。通过利用财务等资源,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经营成果的预测、规划、决策和控制。财务会计主要针对实际交易或事项,定期以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向外界传递企业或组织的会计信息。外部信息用户需要对企业或组织的经营状况进行决策和分析。从这个层面来看,管理会计的实施路径与财务会计有很大的不同。
2.从两者发展的外部客观环境来看,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引入时间较短,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上,具体体现在管理会计的内容、本质、功能和对象上;在实践中,没有在管理会计应用理论的指导下大规模实施,管理会计人才建设和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财务会计来说,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有相对完善的体系和外部客观环境。国内学者对会计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财务会计或财务会计;同时,财务会计广泛应用于企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促进了两者的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建设的发展仍处于基础阶段,管理会计基础理论、管理会计基础结构、管理会计应用理论和人才建设理论远未满足市场要求。随着国内管理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更需要加强其在现实中的实施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