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4 热度: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1.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国际竞争,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缩短了各国的空间距离,任何国家都失去了地理优势,成为了彼此的潜在竞争对手。面对日益短缺的自然资源、资本和市场,各国都参与了激烈的竞争,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努力开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促进世界生产力的提高,全球经济也大幅增长。其次,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增长,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量的平均增长率超过了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据联合国统计,1977年世界各国出口总额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 11.4%,1990年为 16.2%,2000年为 20%。其中,服务贸易增速明显高于商品贸易,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成品贸易中,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增长速度和比例高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都取决于基于技术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背景。第三,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国际资本流动,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资本流动一直呈现出加速的趋势,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 1980年,该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达5119亿美元。1985年至1989年国际直接投资年平均增长率为 21.6%,其中 1985年和 1988年分别高达 30.81%和 30.50%。国际投资不仅表现为直接投资,还表现为间接投资,如购买外国公司股票、证券投资、信贷等。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对金融管制的日益放宽,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也在扩大。最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山区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各国政府将更多的精力从军事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大大降低了引发世界军事战争的可能性,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2.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
首先,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国际不平等。从本质上讲,经济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追求全球利益的产物,是由山区发达国家制定的制度和政策驱动的,因此经济全球化充满了不平等。虽然各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但各国之间的利益分配却越来越不公平。在过去的10年里,世界上最贫穷的五个国家的收入占全球收入的比例从2.3%降至1.4%。世界上最富有的三个家庭的总财富高于最不发达国家6亿人的年收入。发展中国家在财富分配中处于严重不利地位。其次,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国际经济波动的风险,其中最明显的是金融领域。由于金融业对外开放,金融业呈现全球化趋势,并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在国际外汇交易中,大量资金用于投机牟利,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加速了全球投机资金的形成和流动。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外汇市场交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其中国际贸易交易额不足 2%。一些发展中国家缺乏有效控制金融业的经验,导致国际金融投机者有机可乘。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另一方面,随着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每个开放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内经济随时都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那些国内劣势企业和行业可能面临更多被淘汰的经营风险。即使是有优势的企业,由于国际竞争的加剧,也会考虑更多的风险因素。第三,经济全球化导致全球生产过剩。近年来,世界经济的增长率逐年下降,这是由全球生产过剩引起的。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市场的发展,但却将资本主义的矛盾带入了全球市场。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的产品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初级产品和原材料。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化浪潮,产品制造业的生产率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也在下降。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了保证这种比较优势,他们不会将新技术转移给发展中国家。这种技术密集型产品价格高,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导致发达国家高科技产品过剩。事实上,它也导致了全球生产过剩、社会动荡和失业激增,经济萧条也将随之而来。最后,经济全球化破坏了全球生态系统。长期以来,过度开采地球资源、环境保护不到位、大量污染产业排污达不到环保标准,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将高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应进一步扩大环境污染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