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管海南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的概念_财管海南

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的概念

随着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完善,我国财政管理模式进入收支并重的阶段,开始出现财政支出绩效问题。财政部于2009年发布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0898-65859863 立即咨询

快速申请办理

称       呼 :
手机号码 :
备       注:

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的概念

发布时间:2024-09-18 热度:

随着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公共财政管理体系的完善,我国财政管理模式进入收支并重的阶段,开始出现财政支出绩效问题。财政部于2009年发布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并于2011年修订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共十八大还指出,要加快改革财税制度,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把绩效理念贯穿财政管理的方方面面;审计署在2008年~《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十八大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审计制度,增加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审计全覆盖,绩效审计理念贯穿全部审计项目。在这种情况下,特别需要明确绩效审计与绩效评价的关系,明确各自的重点,相互学习经验。

 

1、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的概念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下简称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客观公正地评价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和效益。其目的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加强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财政支出绩效审计(以下简称绩效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以各种方式和方法审计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和效益。其目的是促进财政资金的合法合规使用,确保财政资金既定目标的实现。

 

二、绩效评价与绩效审计的相似点

 

(1)共同的理论基础

 

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都是基于“3E”理论。“3E”理论认为,绩效包括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都是基于这一原则。这三个指标广泛应用于财政支出的评价中。这三个指标在实际使用中密切相关,但在应用中根据实际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3E”理论是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的基本理论基础,也是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的基本原则。

 

(2)共同目的

 

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的目的是审计或评价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和有效性。最终目的是通过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加强对财政资金支出的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效率,使财政支出更加规范和合规。

 

(3)共同对象

 

绩效评价和绩效审计有共同的对象,都是围绕财政资金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进行的。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涉及国防、外交、教育、扶贫、水利、农业等领域,不仅涉及国防、外交等与国家基本机器运行有关的领域,还涉及教育、扶贫、水利等与民生有关的领域。简单来说,绩效审计和绩效评价都是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其管理对象是财政资金和财政支出的监管。

 


关闭窗口
上一篇:绩效评价与绩效审计的差异
下一篇:财务工作理念发生了变化

相关阅读

总结、完善和推广我国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总结、完善和推广我国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1、学习国外所有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博取众长,为我所用 西方成本会计是一门历史悠久、生机勃勃的学科。特别是随着各种科技成果在成本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如及时制、战略...

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成本决策
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成本决策

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成本决策 结构性成本动机是指决定企业基础经济结构的成本动机,如长期投资。它的形成往往需要很长时间;而且一旦确定,往往很难改变;同时,这些因素往...

执行成本动机和成本决策
执行成本动机和成本决策

执行成本动机和成本决策 执行成本动机是指决定企业经营程序的成本动机。它是在结构性成本动机决定之后建立起来的。而且,这些成本动机大多是非量化的成本动机,其他成本...

成本核算和工程成本分配核算是根据相关资料
成本核算和工程成本分配核算是根据相关资料

一、成本核算和工程成本分配核算是根据相关资料,通过工程施工科目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成本进行汇总,然后直接或分配到相关成本核算对象中,计算各工程的实际成...

微信号

集团总部0898-65859863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海秀路申鑫国际广场A-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