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8 热度:
首先,金融会计和金融会计风险
金融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会计的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准确、完整、连续、全面的会计和监督金融机构管理活动,衡量、处理和传递金融机构财务信息的专业会计。金融会计是金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会计的重要性要求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活动的会计监督和反映的财务信息准确,不得有虚假情况,符合客观现实。然而,金融会计也面临着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人为因素带来的各种风险。所谓风险,形式多样,如风险是可测量的不确定性;风险是对特定情况下未来结果的客观怀疑;风险是损失的机会或概率等。所谓金融会计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因会计错误或会计信息提供错误造成的决策错误,以及主客观条件恶化或其他情况造成金融机构资金、财产、声誉损失的可能性。
二、防范和化解金融会计风险
1.逐步建立适应商业化经营特点的新型管理型金融会计体系
在防范和化解金融会计风险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切实运用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跟踪监控银行业务,特别是高风险信贷业务的全过程,积极参与银行业务决策,逐步建立能够适应商业经营特点的新型管理型金融会计体系。首先,尽快建立集中统一管理与分级授权会计相结合的会计制度,全面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加强会计基础管理,积极治理虚假凭证、虚假账簿、虚假报表等“三假”现象。二是尽快实施统一的会计管理制度,杜绝非法经营和账外经营。目前,我国银行业的许多风险和损失在很大程度上与非法经营和账外经营有关,影响会计职能的发挥,难以及时获取正常的会计信息,导致金融会计信息扭曲。只有尽快实现金融机构内部统一的会计管理制度,才能有效遏制违规和账外经营,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会计风险。
2.加强和完善金融会计信息披露系统
没有银行内外及时、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就无法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因此,银行外部借款人的会计信息应当对其真实性、全面性和相关性提出相应的要求。从银行内部看,全面客观地披露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时提供金融风险会计信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和完善金融会计信息披露制度。首先,为了弥补会计报表项目设置的粗糙不足,可以考虑要求银行在现有会计报表的基础上,编制能够反映风险资产总额和资本充足率、逾期贷款平均余额和资本风险比、准备金和准备金比、贷款风险集中、短期和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和不良资产状况的补充报表,以便更加集中、全面、真实地披露相关金融风险信息。其次,由于银行表外业务仅以会计报表附注的形式反映,银行表外业务具有自由度大、连续性弱、透明度差、风险强等特点。因此,为了适当揭示表外业务带来的各种风险,完善金融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防范表外业务风险的信息需求,可以考虑要求银行编制“表外业务表”,充分反映表外业务的潜在风险。同时,银行应借助网络技术或特定的企业信息查询系统,将借款企业的情况,包括企业会计报表和补充会计信息、担保抵押、信用和开户情况,建立完整连续的银行信用信息数据库,实现银行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的完整、连续、动态监控,及时发现企业异常,防止重复抵押、连环担保、长期贷款等不规范行为和高负债经营现象,充分保障银行信用资产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