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18 热度:
企业会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内部审计职业管理制度不合理,内部审计目标与企业目标存在差距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帮助企业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成员成功履行各自的职责,是企业自我约束的自律行为。根据我国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的目的,实施内部审计职业管理制度“双轨制”,导致内部审计的地位不清楚。一方面,内部审计作为国家监督企业经营管理的工具,监督企业最高管理层的管理决策行为,防止其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另一方面,为最高管理服务,发挥员工、助理作用“双向性服务”使内部审计目标与企业目标几乎相关,可能导致最高管理层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国家审计机关无法实现,但也使内部审计人员处于尴尬的境地。
(2)难以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内部审计在企业组织中的地位较低
内部审计本身不同于外部审计,其组成人员来自企业组织内部,内部审计机构本身也是整个企业的一部分,内部审计人员的切身利益与企业密切相关。根据规定,企业内部审计是在企业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对于企业的职能部门,其人员配置、晋升、工作地位由企业领导决定,导致内部审计在组织、工作、经济等方面不独立。有些企业将内部审计设置在总会计师的领导下,或财务和审计一体化,或在处理上述检查后撤销,审计组织的独立性无法得到合理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说,内部审计对企业领导来说是徒劳的。从监督和角度来看,权力监督最有效,上级监督效果显著;同级监督,由于权力平等、相互制约、相互竞争,效果将大大降低;下级监督上级,可能具有积极效果,负面效果。
(3)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人员配备单一,审计机构设置方式简单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是会计背景,很少有人有正规学历,通过相应的工作实践。他们大多是在旧的会计制度下通过多年的会计工作实践和职称岗位培训而成。他们有会计实践经验,熟悉外部会计报表的加工,但管理会计、控制理论与实践、风险管理、经济预警等方面还不够。企业在设置审计机构时忽视了其独立性、专职性、有效性和权威性的一般原则,粗略考虑了企业自身的特点和控制管理的实际需要,缺乏对不同专业人员的合理匹配,简单地发布文件,形成审计部门或审计部门。即使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也更加随意。许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已经设置和设置,审计人员非常不稳定。
(4)审计理念、审计方法落后、硬件、软件投入严重不足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会计电算化,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及其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传统意义上的会计记录、会计台账、会计报表和整个财务运营过程逐渐无纸化,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公司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企业内部审计仍处于经验估计、手工操作阶段,审计资金极其有限,相关信息不畅。审计人员的工作视线一般只放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后。平日主要进行财务收支审计、损益表审计等会计报表。审计范围是过去历史上的财务记录,检查和评估过去的利润或损失,而内部审计的重点是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即使有些企业有类似的内部审计工作,也过于形式化和粗略化。内部审计部门与企业其他职能部门似乎相互独立,联系不多。审计人员很少考虑企业控制管理等部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