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管海南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审计报告导向的审计理论教学设计_财管海南

审计报告导向的审计理论教学设计

审计报告导向的审计理论教学设计 (1)做好课程导入工作 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很适合描述审计第一课的重要性。如果审计课程设计巧妙,可以激发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强烈..

0898-65859863 立即咨询

快速申请办理

称       呼 :
手机号码 :
备       注:

审计报告导向的审计理论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5-11-26 热度:

审计报告导向的审计理论教学设计
 
(1)做好课程导入工作
 
“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很适合描述审计第一课的重要性。如果审计课程设计巧妙,可以激发学生对整个课程的强烈渴望,使学生快乐地进入精彩的学习过程。可以看出,审计第一课程的设计不仅要新颖,而且要有启发性。根据新的课程框架,审计第一课程应直接指向核心,揭开审计的神秘面纱,明确以下问题:审计目标;审计的概念和审计的地位。上述问题可从以下链接开始:
 
1.循循善诱:用会计报告引出审计报告
 
会计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知识,会计是会计,所以审计是会计。根据这一思路,第一个环节使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前者是审计对象,后者是审计结果,通过比较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会计与审计、会计工作流程与审计工作流程的区别,从而引出审计框架结构图,建立审计的初步印象。
 
2.各抒己见:在讨论中得知真知
 
在前一个环节,学生们对审计有了初步的经验,但他们对什么是审计并不是很清楚。在这个环节中,老师问什么是审计,让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分享一些名人对审计的理解,比如罗斯福总统、里根总统和前总理朱F基,他们都对审计发表了意见,进而引出了美国会计学会(AAA)1973年审计作品的经典定义,循序渐进,使枯燥的概念生动。
 
3.层层剥离:事实是最好的证明
 
审计的发展历史是审计地位的直接展示。最后一个环节可以从南海公司事件开始,引出审计的历史意义,结合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委托代理关系等,使独立审计成为实际需要,最后结合投资者案例表明审计已成为资本市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设计,以审计报告为出发点,以审计的社会地位为出发点,不仅使审计更加生动、全面地展现审计魅力,而且激发学生探索陌生知识的欲望,为以后的学习铺平道路。
 
(2)调整审计理论的教学内容
 
审计理论部分一般包括审计验证、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审计目标和审计证据、审计技术和审计程序和审计报告,这些理论知识涉及大量审计术语、条款等原始标准,难以理解。但这些理论知识不仅是审计教学的重点,也是审计课程体系的难点。基于以审计目标为导向的逻辑框架,调整教学内容更符合逻辑递进原则。根据各知识点与审计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调整审计课程理论部分的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一 1101 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是为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平性提供合理的保证,并出具审计报告。可以看出,为了对财务报表发表适当的审计意见,审计人员必须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审计人员的工作过程演变为收集证据的过程。因此,如果审计工作的目标是出具审计报告,那么审计工作的核心是收集审计证据,审计工作是围绕证据进行的。这是整个基础理论教学中需要贯彻的主题思想,使学生始终认识到审计证据的价值和意义。
 
既然审计结果是找证据报告,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取证应遵循的规则”――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应当受到约束――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收集证据的手段――八个独立的知识点,包括审计程序、审计抽样技术、计划审计工作、风险评估和风险响应,帮助学生理解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认识逻辑框架图中每个知识点的位置,避免“只见树,不见森林”的混乱。
 
(3)改革教学方法
 
审计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现阶段的审计教材大多以审计准则为基础,许多概念和方法以原始准则的形式出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审计原则,课堂上仍然注重讲解教材和实践,学生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结果会导致师生陷入“学生不愿意听”→老师对上课不感兴趣→学生更不愿意听“怪圈”,更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如何改变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是审计教学改革不可避免的事实。审计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课前准备
 
俗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让学生课前准备是理论教学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学生的课前准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审计理论部分基本上与审计准则原文有关。因此,在学习审计相关的重要概念时,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应的原则或法律规定,找出这些重要概念、原则或方法的来源;二是收集审计发展过程中与所学审计理论相关的典型案例。通过收集这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与审计准则或法律规范有深入的接触,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2.课堂实施
 
没有奖励和约束机制的制度相当于一纸空文。如果课前准备好,得不到老师的奖励和回应,就很难持续下去。因此,如何通过课堂实施环节巩固课前准备的效果。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教学方法,通过指导和提问,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接受互动和交流中的新知识,启发无聊的理论学习生动活泼。具体情况如下: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基于审计目标的审计课程的逻辑框架图,找出当前知识在逻辑框架图中的具体位置,以及与审计目标的逻辑关系。其次,检查课前准备的效果。根据不同情况,可采用提问、讨论、小组上台展示等方式。最后,老师将补充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选择的案例进行评论和总结,并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提供补充案例。在课堂上实施上述教学环节,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知识、思想和才能的平台,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和思考的兴趣,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教师的共同讨论。
 
3.课后评分及反馈
 
受知识储备的限制,学生不能全面深刻地把握审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但可以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启发和帮助。因此,课后小组评分和教学反馈不仅有助于学生思考课堂上师生的交流环节,而且有助于教师通过课后感受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改进教学过程。具体操作如下:每组根据小组评分表,如表(2)所示,从案例与理论知识的相关性、案例分析的广度和深度、案例相关问题解释的合理性、案例设计和表达的流畅性四个角度对参与互动的小组进行评分,并写下不少于200字的课后感受(包括对教学环节的建议和意见)。小组评分的结果可以作为过程评价的一部分。课后感受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调控和纠正,提高教学效果。
 


关闭窗口
上一篇:基于审计报告的审计课程逻辑框架重构
下一篇:本科院校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教学问

相关阅读

本科院校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教学问
本科院校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教学问

审计是一种监督机制。根据审计主体,可分为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承担审计工作的人员必须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审计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很强...

基于审计报告的审计课程逻辑框架重构
基于审计报告的审计课程逻辑框架重构

审计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整合了会计、经济法、财务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计算机、统计与审计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多而复杂。通过对现有审计教材的调查...

建设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信息管理平台的意义
建设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信息管理平台的意义

《十三五国家审计信息化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审计机关要顺应国务院、省、市构建大数据审计模式的新趋势,完善和深化政府投...

分散采购审计的对策
分散采购审计的对策

分散采购审计的对策 (1)建立健全分散采购审计标准体系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分散采购审计的手段、取证方法和标准与以往大不相同。因此,应尽快出台大数据时代分散采购...

微信号

集团总部0898-65859863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海秀路申鑫国际广场A-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