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6 热度:
《十三五国家审计信息化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审计机关要顺应国务院、省、市构建大数据审计模式的新趋势,完善和深化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时俱进地开展大数据收集、分析和应用,更好地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使投资审计工作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
1. 建设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信息管理平台的意义
1.1 促进政府投资审计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目前,政府投资审计还没有成熟可靠的业务处理系统和信息互联网的网络环境,也没有数据采集的运行机制和技术手段。建立投资审计管理信息平台,收集网络通信和存储技术,使审计人员从“静态审计”到“动态过程监督”,建立高效、高效、有效的政府投资审计信息管理体系,加快投资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
1.2 实现审计大数据的实时快速分析
随着云计算、流处理等技术的应用,以及粒计算的应用(Granular computing)、量子计算(Quantum computing)解决大数据大计算技术研究的不断发展,实现大数据审计的实时处理和快速决策。此外,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数据实时分析可以使网络审计更好地实现实时审计,真正实现持续审计的目的。
1.3 为投资项目网上审计奠定基础,推进项目管理信息标准建设
投资网络审计工作首先考虑网络环境,包括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单位所在区域的整体网络环境,以及两者所在行业系统的内部网络环境,决定了审计人员将采取什么方式实现数据传输渠道。同时,被审计单位业务数据的多样性、安全性、经济性和传输效率是网络审计工作面临的问题。通过投资审计信息平台建设活动,统一相关部门的数据格式和数据接口标准,探索不同数据类型和软件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的整合。
2. 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框架体系
2.1 系统构成
2.1.1 系统应用软件
合理借鉴金融一体化网络审计平台的成熟经验,构建全面兼容的政府投资审计管理平台,开发共享审计管理、专业审计操作、轻审计工具,满足网络环境下数据采集、处理、查询、分析、传输的要求;
2.1.2 综合处理平台
主要指服务器和客户端。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客户端主要是指操作应用系统的计算机。客户端和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进行业务数据处理。业务数据存储在服务器中,客户完成业务数据的提取、查询等业务操作;
2.1.3 数据传输环境
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审计数据库的网络化。通过建立与被审计单位数据库相匹配的软硬件环境,实现被审计数据库同步运行和数据收集的备份系统,通过互联网传输、分析和处理审计数据的应用要求,不影响被审计单位的正常业务发展。
2.2 主系统模块
2.2.1 数据采集功能
主要有两种方式:
(1)对于数据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单位,相关单位需要专人根据信息中心的数据需求,通过图片、文本、视频、音频等方式手动采集。
(2)业务数据采用电子数据管理的,可根据事先定义的数据结构和处理规则,自动从相关部门的业务信息系统中收集、转换、清理和验证,形成平台数据库内容。
2.2.2 数据存储处理功能
使用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将收集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仓库中。数据仓库可以根据不同的职能部门组织数据需求,形成数据市场。数据仓库主要满足数据集成、清理和通用数据分析的需要,数据市场主要满足特殊数据分析的需要。
2.2.3 数据挖掘分析功能
它不仅支持相关规则、聚类分析、分类算法等传统数据挖掘功能,还具有关系分析、时序分析等多样化的大数据分析功能。根据各部门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行政职能,建立各种数据查询、数据分析、风险预警、数据挖掘等工具,查找审计疑点,发现违纪违规线索。
2.2.4 数据共享功能
可实现建设项目主体与项目管理职能部门、项目管理职能部门、相关职能部门系统上下级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对建设项目审计监督管理信息的动态掌握。
2.3 数据安全策略的配置
审计管理平台的数据涉及的部门很多,所以每个单位的数据安全都必须放在第一位,其次是传输效率和运行。通过被审计端局域网出口处(数据源点)、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IPS等传统安全设备外,审计端局域网的网络入口还应根据被审计单位的数据性质、传输网络面临的威胁程度等因素,考虑采取情况感知、主动入侵防御等新一代安全防护措施,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如果数据敏感甚至保密,则需要根据保密部门的分级保护要求增加数据加密(解密)等相关设备。接入网络审计系统的计算机终端也应按等级保护要求进行保护,如终端管理系统、三合一保护装置、主机审计系统等。
3.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平台的发展方向
各级审计机关和政府部门应不断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投入,积极尝试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加强政府投资管理部门行业数据与财务数据的综合比较和相关分析,以及跨行业、跨领域数据。全面消除被审计单位数据相对独立的“信息岛”现象,最大限度地实现审计资源的共享,在基层职能部门、审计机关与市审计机关、市审计机关与审计部门之间形成有效的信息共享链,共享各级审计机关开发的审计软件和审计模块,避免现有信息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通过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实现实时审计监督,提高审计数据采集处理的实时性、可靠性、正确性和标准化,减少人为干扰因素,实现大面积、高质量的宏观审计监督,实现审计信息的快速反馈机制,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