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9 热度:
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将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应用于会计实践的简称。随着这些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广泛应用,会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新的边缘学科逐渐形成―会计电算化。具体来说,它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代替人脑部分完成的会计信息分析判断的过程。
一、审计内容的变更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和风险决定了审计内容应增加对计算机系统处理和控制功能的审查。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人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和审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以确认其处理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内容发生了变化。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处理。如果系统的应用程序出错或非法变更,计算机只会按照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式处理所有相关的会计事项,系统可能无意识地嵌入非法欺诈程序,犯罪分子可以使用这些欺诈程序侵吞大量企业财产。系统的处理是否合规、合法、安全、可靠,与计算机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直接相关。
除了对投入使用后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事后审计外,还应提倡审计人员在系统设计开发阶段参与事前事中的审计。当系统完成并投入使用时,比系统设计开发阶段更难改进,成本增加。在系统设计开发的各个阶段,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系统功能是否合适完整,能否满足用户会计管理的要求;二是系统的数据流程和处理方法是否符合会计制度、法规和财务纪律的要求;三是系统是否建立适当的程序控制,防止或及时发现无意的错误或有意的欺诈。
二、会计电算化改变审计技术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审计人员可以根据情况采用审计、检查、调查、分析、库存等手工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相关经济业务进行审查。这些审计工作基本上是手工进行的。在电算化会计条件下,虽然上述手工审计方法仍然有效,但由于审计线索、安全控制和审计内容的变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是一种必不可少、更高效的审计技术。首先,审计人员应审查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处理和控制功能。审计应利用计算机审计和侧试技术编制专门的审计程序,并采用“穿透计算机审计”的方法检查会计程序本身的正确性。其次,在电算化会计条件下,大量证据存储在肉眼看不见的磁性介质中。因此,最好使用通用的转换工具将原始数据转换为标准格式,方便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比较和分析,快速有效地完成各种审计工作,从而提高审计目的的的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