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8 热度:
1.审计风险及防范讨论
1.1审计责任的风险。在跟踪审计的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采用了派出式的“个人”跟踪审计方法。被审计单位还要求审计人员对一些应由自己决定的事项发表声明,这实际上导致审计和被审计人员的责任不明确,从而造成责任风险。国家审计机关要进行跟踪审计,准确把握自身定位,做到不缺位、不错位。跟踪审计要和其他审计一样,保持审计的独立监督者地位,不参与决策管理,在法定职权内开展工作,不越位。
1.2审计质量风险。由于审计人员技术、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对聘用的外部人员的业务指导不到位。审计人员在跟踪审计中,未能及时发现一些问题,或未能正确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审计整改意见不当,容易形成质量风险。审计机关不仅要加强人力资源配置和人员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还要加强审计质量控制,降低审计质量风险。
1. 3.腐败风险。中介机构作为一个盈利组织,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其生活状况完全取决于业务费收入。审计机关将部分权力授予中介机构经营。如果审计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很容易诱发腐败风险。因此,审计机关应在选择最佳选择的基础上避免和筛选利益冲突,在审计工作规范程序培训的基础上加强职业道德和廉政建设教育,在程序监督和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加强反腐败管理。
2. 掌握审计处理方法
跟踪审计的处理方法包括审计建议、审计决定、审计报告等。关键是要把握服务与监督的平衡点,不能成为管理工具。同时,要克服“审计疲劳”,就是不再对跟踪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保持审计敏感。通过巧妙运用处理方法和多措并举,既能扩大审计效果,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在跟踪审计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作用,多方联动,密切配合,事半功倍。在重大事项上,要通过审计报告向行政负责人讨论决定,避免冲突加剧。
3. 讨论后续管理思路
一是建立项目动态管理平台,实现自动分类总结。平台应满足审计机关对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的需要。通过在OA审计系统中建立跟踪审计管理平台,实施在线自动分类管理,便于实施在线动态监控,为综合审计分析提供详细的第一手信息。二是加强审计结果的转化。通过审计结果的整合利用,建立共享信息平台,从宏观和微观入手,有效纠正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注重系统研究和解决预防问题,促进管理。
简而言之,跟踪审计投资大,要求高,审计机关受人员限制,根据能力,科学合理安排审计工作计划,避免盲目扩大覆盖面,不能降低审计质量,突出加强审计,重点工作深入,通过威慑,取得良好的审计效果,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