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5 热度:
博弈论引入经济学
在经济学家中,奥斯卡·摩根斯坦首先清楚而全面地认识到,奥斯卡·摩根斯坦必须考虑经济行为者的决策。在《经济论》(1928)一书中,他开始考虑少数权势人物的行为会影响平衡结果。然而,正是他与冯·诺伊曼合作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1944)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的目标是为理性决策者之间的战略互动过程提供一个数学的一般理论。虽然他们没有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但它的方式已经成为人们随后遵循的原则:将经济问题描述为一个游戏,找出它的游戏解决方案,然后解释这种解决方案的经济意义。在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的贡献基础上,约翰·纳吉(1951)引入了合作游戏和非合作游戏的区别,并提出了一般性解决方案的概念,后人称之为“纳什平衡”,为游戏理论奠定了基础。哈萨尼(1967-1968)将分析方法扩展到不完整的信息博弈,为理性行为的分析和信息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博弈论只是一个熟悉的小圈子内人单独关心的问题,然后逐渐被经济学家所熟悉和掌握。确切地说,博弈论只是近十年来真正受到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并被视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弈论的应用包括不完全竞争、市场平衡、谈判、产品质量、保险和委托──代理关系、歧视、公共物品等微观领域已扩展到宏观经济学、工业组织理论等。一些经济学家还利用博弈论分析合作、利他主义、信任、惩罚、报复等现象,试图探讨社会规范和制度如何产生的棘手问题。更重要的是,试图用博弈论语言重建整个微观经济学。
可以说,这一切都标志着经济学新时代的开始。在研究个人行为时,传统经济学总是假设价格是给定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价格间接完成的。博弈论引入后,经济学可以直接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使理论更贴近现实。特别是博弈论表明,要想达到一定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设计一种“激励兼容机制”,从而实现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一致性,从而彻底重塑K.J.阿罗和G.60年来,斯蒂格勒率先引入微观经济学中不完整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的分析基础,引发了“新信息经济学”革命。其中,“机制设计”、“委托──代理问题”、契约理论、“道德风险”已成为当代经济学的前沿。借助博奕论的强大分析工具,经济学家进入了新古典企业、消费者、市场等“制度”的“黑匣子”,努力了解这些经济机制的内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