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4 热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发布的数据,2009年至2011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从30.66亿吨标准煤增长到34.8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2.1亿吨标准煤。2012年,我国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比2011年增长3.9%,难以实现“十二五”期间的控量目标。面对如此严峻的能源形势,市场运行的新型节能机制――由于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合同能源管理开始被越来越多的节能服务企业应用和推崇。
然而,根据EMCA的一项调查,由于我国节能服务公司信誉低、融资困难、节能计算技术不发达、缺乏政策支持等原因,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并不顺利。其中,融资困难是阻碍其发展的第一障碍。由于融资不足,许多节能前景良好的项目和节能技术产品被迫搁浅。
我国EMC项目融资现状
(一)融资现状
目前,我国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债务融资方式、股权融资方式、融资租赁和投融资交易平台。
1.债务融资方式
债务融资是指企业以债务形式获得资金,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进行融资,但这种融资方式对发行债券的企业本身要求较高,因此短期内难以实现我国大多数节能服务企业。目前,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银行贷款是节能服务企业使用的更多间接融资方式。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是指为了促进节能产业的发展,中国政府与一些国际金融机构合作,使中国节能服务企业获得礼品或贷款,参与国际合作项目。这种贷款可以提供比市场利率更优惠的资本成本,贷款门槛不高,但一个项目可以提供的贷款总额有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资金回报缓慢,一旦贷款完成,项目可能陷入困境。
银行贷款包括抵押贷款、担保贷款等,是我国合同能源管理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贷款方式。银行贷款虽然具有资金成本低、贷款金额大的优点,但需要一定的抵押或担保措施才能获得贷款。我国节能服务公司多为发展历史短的中小民营企业,有形资产少,难以有足够的抵押或担保措施获得大额贷款。
2.股权融资方式
股权融资模式是指企业原所有者通过将部分股权转让给投资者一定投资资金的融资方式。但由于《公司法》对股票发行有许多限制,这种融资模式将降低节能服务企业对企业和项目的控制,中国节能服务公司仍主要以自由资金、债务融资等融资方式融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3.投融资交易平台
2010年6月5日,中国合同能源管理投融资交易平台在地坛论坛上正式推出并投入运营。该平台由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业委员会与北京环境交易所合作实施,是利用市场机制加快合同能源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节能服务业新兴的融资方式。
该平台汇聚了众多节能服务公司、投资机构、节能项目业主和第三方评估机构,形成了一定规模、专业化的节能项目交易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社会资金进入节能服务业的障碍,缓解了节能服务业的资金短缺,解决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中经常出现的信息不对称、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但平台形成时间短,发展不成熟,担保机制不完善。
4.融资租赁模式
近年来,金融租赁因其门槛低、还款灵活、压力小等优点,在合同能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经营模式是金融租赁公司购买设备,交给节能服务公司使用,节能服务公司以分期付款的形式偿还设备款项。这种模式可以避免节能服务公司因一次性付款购买设备而给企业自身造成过大的财务压力,降低节能服务公司的投资风险。但这种融资方式涉及的参与者较多,金融租赁公司作为设备买家,投资较多,风险较大。因此,如何协调各方关系和风险分担是采用金融租赁模式进行融资的难点。
(2)主要融资障碍
1.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本身的局限性
在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实施者节能服务公司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成立时间短,管理不规范,缺乏信用记录,融资能力低。
一方面,在中国,银行贷款是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使用最多的融资方式。但由于合同能源管理运行机制的特点,大多数节能服务公司资产轻,缺乏贷款时需要抵押的资产,增加了贷款的难度。另一方面,我国许多节能服务企业成立时间短,仍处于不成熟阶段,缺乏令人信服的业绩支持和良好的商业声誉,也增加了获得财政支持的难度。
2.国家政策缺陷
近年来,为了鼓励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些规定和方法,对合同能源管理企业给予补贴和财政奖励。然而,这些规定和方法的实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调查显示,国家节能服务领域政策难以落实,政府发放的补贴资金甚至无法花费。原因与补贴政策门槛过高无关,大多数企业因资质不足而失去了获得补贴的资格。即使是合格的企业,在申请补贴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政策执行不力的情况,这增加了政策执行的阻力。
此外,据建筑节能合同管理领域的专家介绍,目前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补贴方法存在不合理之处。根据本办法,不同量段的年节能项目可以获得不同的补贴,差异很大。但本规定主要是根据工业节能项目的特点制定的,不太适用于建筑节能项目。由于建筑节能项目一般规模较小,根据本规定可获得的节能奖励金额普遍较低,企业无法真正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