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7 热度:
1. 地方政府平台债务问题的原因
首先,自中国财政制度实施分税制度以来,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断下降,对上级特别是中央政府的补贴越来越依赖。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相比,他们承担着广泛而必要的责任,如农村义务教育基金、粮食补贴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支出,财权和权力不对称导致地方政府支出责任相对增加或不变,收入权利相对减少,形成财政收支差距,成为地方政府债务的直接诱因。
第二,GDP主导的政治激励制度使地方政府借了很多钱。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时期地方官员的晋升主要取决于执政地的经济发展。具体来说,投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工业环境,改善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功能,吸引投资,发展经济,每个过程都需要资本运作。但现实是,转移支付有一定的金额,税收收入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融资。
第三,缺乏法律限制。首先,中国法律明确禁止地方政府向银行借款。然而,只要地方政府建立一些资产管理等信托平台,就可以向银行借款,这反映了国家法律在执行中过于肤浅。其次,国家没有出台政府融资平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导致平台运行中没有约束性的规章制度。
第四,缺乏监管机制。无论是融资规模还是投资行为,不难看出,我国政府融资平台的运作是随机的,缺乏系统的管理机构。因此,建立统一的专业管理平台势在必行。此外,各种盲目行为的迹象表明,政府融资平台在融资方面极度缺乏监控,尤其是在资金投入管理方面。因此,建立独立于运营体系的监管机制也是促进政府融资平台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2. 新形势下的探索和建议
对于中央政府,应继续出台相应政策,确保地方债务风险可控,并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地方财政紧张。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地方政府应控制债务规模,管理债务预算。然而,该意见使地方政府不能像以前那样通过地方融资平台进行自我融资,房地产行业的下降显著降低了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相关税,加剧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鉴于此,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了《关于妥善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的通知》,允许在建项目继续银行贷款,放松企业债券融资相关政策。
地方政府要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可用财力,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同时,要实行严格的债务投资决策责任制。各级地方政府要建立严格的债务投资决策审计制度,杜绝行政领导随意选择行为,规范贷款资金运行程序,严格审批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此外,要明确界定政府之间的权力划分,明确偿债责任。要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之间的权力划分,明确偿债责任。要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之间权力和支出责任的划分,必须按照决策责任与融资责任一致性的原则,解决权力错位问题。
总之,在新形势、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对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障、医疗、城乡建设、教育、环境保护等项目上的投资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完善税收制度财政制度,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财政权力,相应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和税收收入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