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14 热度:
一、相关概述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并逐渐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新势头。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对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也应注意,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财务管理水平和预算管理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支出比例不协调,项目成本难以有效控制等问题严重影响政府投资项目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完善和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政府基本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预算控制必要性分析
政府投资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在基础设施规模不断增长、基础设施步伐越来越快的背景下,政府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基础设施项目等相关财政资金安排的建设项目应进一步纳入政府财政资金结算中心平台进行直接支付和集中核算。不仅如此,财政部门还应进一步提前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从原来的事后监管逐步向事中监管和事前监管靠拢,切实提高对财政建设投资项目的监管水平和监管力度,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率。但与规模越来越大的政府投资项目相比,财政资金结算中心的管理范围和管理职能有限,对所有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率低、投入支出比例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无法有效解决。
在财务投资资金配置、任务规划和绩效考核过程中,预算管理需要以会计数据为基础。预算管理是会计的前提。为了保证相关投资会计数据的真实性,需要有效实施预算管理。同时,会计是否清晰也将直接影响政府投资项目的预算管理水平。只有实现会计的精细化,对会计项目进行详细的管理,才能有准确的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管理依据。此外,政府投资项目的会计核算是否公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预算管理的公平性。会计数据收集的公平性将直接影响预算管理是否科学合理。
三、政府投资项目建设预算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依靠财务预算分析,政府投资项目可以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目标计划和具体职能,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完成预定目标,有效发现和分析主要问题。一般来说,政府投资项目的控制和目标需要财务预算的参与,围绕评估标准,确保和支持目标的实施。
政府投资项目财务预算分析涉及面广,需要全员全过程参与,也是一项全面的综合管理工作。各部门要分析自身管理目标,发现差距,及时改进,增强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管理的约束力和控制力。既要加强对经济活动状态的分析,又要注重动态比较,依靠预算编制和分析,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控制。
邀请设计单位、财务部门、审计部门、监理单位等指定专人进行现场跟踪监督,及时纠正设计缺陷、施工安全质量、资金使用、会计不准确,防止浪费。
政府投资项目财务预算的体现形式是一套完整的相关预算财务报表,将对建设项目未来的现金、利润和资产进行预算和估计。在编制政府投资项目财务预算的过程中,需要以财务预测的数据结果为相关依据。在实际管理中,财务预算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设单位自身财务预测的质量。
不仅如此,政府投资项目的财务预算还应以决策目标为总体管理要求,在此基础上实现决策目标的具体化、定量化、系统化,根据政府投资项目的财务预算实现日常财务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预测分析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成本、现金收支,编制预期现金流量表,有效实现管理者对未来一定时期政府投资项目财务状况的预期。
一般来说,政府投资项目的财务预算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很多单位预算编制不详细,难以落实到位。额外的预算往往太多,无法发挥预算约束的作用。而且财务人员的财务预算分析能力不强,无法有效分析预算执行过程,发现问题不及时,改进不到位。预算资金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会计权无法有效分离,难以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的监督作用。这些都是政府投资项目财务预算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政府投资项目的成本预算很难依靠会计来有效地约束。部分政府投资项目在编制预算时没有充分考虑成本变化和实际管理需要,导致成本预算管理不准确。此外,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政府投资项目成本控制不严格,浪费现象较为突出,缺乏必要的预算执行监督约束手段。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成本预算管理注重资金配置和预算审计,忽视实际实施和管理的监督约束,难以保证项目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率。
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管理与会计科目不协调。政府投资项目在会计核算中要求单独核算和记账。但在实际成本预算管理中,所有收支项目均纳入综合财务预算,后者实行项目支出会计处理,两个账户实行并账核算。同时,会计科目设置相对单一,不能有效满足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管理的需要,需要进一步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