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 热度:
在全球化浪潮下,企业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企业选择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寻求生存和长期发展。2010-2016年中国企业合并持续快速增长,2016年达到峰值,国内企业合并3105,直到2016年中国证监会《重大资产重组办法》修订严格监督并购,2017年略有下降。大多数企业希望通过合并来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为了准确了解企业合并后是否能发挥预期效果,财务评估是最有效的方法。本文根据财务战略矩阵的构成和应用优势,从现金和企业价值两个维度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价和衡量,并对不同类型的情况提出建设性意见。
财务战略矩阵企业评价维度及应用分析
(1)财务战略矩阵的企业评价维度。财务战略矩阵主要采用波士顿矩阵的研究范式,评价企业财务状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通常分为两个维度:一是企业现金状况维度。在比较企业实际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的基础上,判断不依赖新股能否支撑企业发展。该维度采用“销售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指标计算[1]:g=(S1-S0)/S0(1)可持续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保留收益率/(1-净资产收益率)×保留收益率)(2)其中,g为实际销售增长率;S0是上次会计期间的销售收入;S1是当前会计期间的销售收入。二是企业价值维度。目前,经济增加值是衡量企业价值变化的广泛认可的财务指标。因此,本文还需要用该指标来解释企业价值维度,具体为“投资资本回报-资本成本”指标。计算公式如下:EVA=NOPAT-WACC×NA=(NOPAT/NA-WACC)×NA=(ROIC-WACC)×NA(3)其中,EVA为经济增加值;NOPAT为税后净营业利润;WACC是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NA是总投资;ROIC是投资资本回报。
(2)财务战略矩阵的应用。财务战略矩阵主要通过现金状况维度和企业价值维度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当“销售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指标大于零时,企业现金短缺,小于零时企业现金剩余;当经济增加值大于零时,企业价值增加,小于零时,企业价值减少。通过对上述两个维度的分析,可以构建财务战略矩阵,企业财务状况评价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当经济增加指标和“销售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大于零时,企业处于增值现金短缺状态,其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可以给股东带来超额回报,但实际销售增长率高于理想增长率,不能满足销售增长带来的资本需求。此时,企业可以通过改变现有财务政策来减少股息分配,增加外部融资来提高可持续增长率,也可以通过增发股份或收购高利润业务来解决资本短缺;当经济增加值指标大于零时,“销售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小于零时,企业处于增值现金剩余状态,其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可给股东带来超额回报,但销售收入增长率未达到预期,企业可将剩余资金应用于项目投资。如果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现金可以用于股份回购或股息分配,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当经济增加值指标和“销售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小于零时时,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能给股东带来的收入低于预期,实际销售增长率低于理想增长率时,企业迫切需要调整经营项目,提高销售水平,及时处理亏损项目,增加债务融资,将资源集中在盈利项目上,为企业创造价值;当经济增加值指标小于零时,“销售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大于零时,企业处于增减现金短缺状态,企业不仅需要面对现金短缺,而且现有业务继续降低公司价值。企业应及时处理亏损业务或进行债务重组,改善现有财务状况。
(3)基于财务战略矩阵的企业合并财务评价优势。企业合并的目的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促进长期发展。因此,用EVA衡量合并后企业价值变化的财务战略矩阵更为现实。在企业合并财务评价方面,可以先收集和总结企业合并前后的财务数据,建立财务战略矩阵。通过比较企业合并前后在矩阵中的地位,可以判断企业合并后是否提高了自身价值,能否实现预期目标等财务状况。如果企业合并后处于一、二象限,经营状况良好,存在增值情况,现金流量较好,只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说明企业合并符合预期发展;如果企业合并后处于三、四象限,说明企业合并效果差,整体处于亏损状态,现金状态令人担忧。管理者需要尽快转变财务战略,及时处理亏损项目或业务,集中资源,增加对盈利项目的支持,促进企业向创造价值的转变。此外,财务战略矩阵在企业合并财务评价中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经济增加值指标的作用,帮助管理者关注企业价值增长,把握战略方向,通过可持续增长率把握经营销售策略、投资金额和方向,更有利于管理者对企业合并进行全面的财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