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8 热度:
金融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1)加强金融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是一项多层次的任务。我们的目标是努力建设一支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要求的高素质会计队伍,为银行稳定经营提供基础和保障。一是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严谨规范的职业道德,树立“三铁”声誉,重塑“诚信”文化。二是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观念和权责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人情代替纪律。三是定期评估会计人员对制度的掌握情况。对基本行为准则、业务标准和工作程序不了解、不清楚的,对在业务过程中不讲制度、不讲标准、不讲程序的会计人员,要认真处理,绝不迁就。四是营造贯穿会计职业的学习环境,为其提供自我发展和业务培训的平台。通过政治学习、轮岗学习和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培训,培养精通会计、法律、计算机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2)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有效的内部控制实际上是金融机构从决策实施到管理和监督的完善运行机制。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严格的会计控制体系,加强对重要业务岗位和重要风险点的控制,规范各种业务授权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可操作性,使各业务各环节有明确的制度、规定,有效防止甚至杜绝违章、非法经营行为。
(3)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人们通常会误解会计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会计和监督,财务报表反映了过去的经营状况。但往往忽视会计更重要的功能是为报表用户提供经济信息,为未来的经济行为提供决策和指导。只有加强会计分析,建立一系列有效的指标体系,在充分了解问题的基础上,面对未来变化,充分发挥风险反映、监督、预测、分析等功能,全面反映金融企业财务状况和风险,及时提供有用的风险防范信息,帮助银行建立会计风险预警机制,优化控制,提高规划决策能力,发挥会计职能。
(四)加强金融会计监督管理
1.加强金融会计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协调和合作,发挥合力作用。金融机构内部审计部门和社会监督审计部门应建立工作通知制度,有利于监督管理部门充分掌握金融会计工作,有效防止各部门检查内容相同,避免重复劳动,也有利于监督主体根据各自的监督管理需要,提高检查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检查效果。
2.将简单的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的综合控制。
(1)充分发挥会计事前监督的作用。通过对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逾期贷款率等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评估,及时发现金融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会计部门应当将各方面反映金融风险的指标与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指标进行比较,发现隐患,督促有关部门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预警信号。
(3)充分发挥事后监督的业务审计和风险补救作用,及时堵塞金融风险漏洞。这样,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将形成防范金融会计风险的有效屏障。
(5)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1.真正计算资产质量。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规定,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采用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标准,即正常、关注、二级、可疑、损失,农村信用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应进行五级分类试点。以实施五级分类为契机,加强检查监督,使金融机构能够真正反映其信用质量,按照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较低的原则计量其他资产的核算。同时,根据各类资产的实际风险,提高提取和坏账准备的比例,适当放宽坏账核销条件,反映金融企业的高风险。
2.合理确定收入期限,缩短未收应收利息的会计期限。考虑到过去金融机构未收应收利息的长期会计期限和大量表中未收应收利息的实际形成,历史应收利息实行年度税前冲减政策。
3.改进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在目前实际分类折旧的基础上,特别是对电子机械等技术更新快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法。
4.金融企业会计准则应充分考虑金融创新和金融新业务加速发展的趋势,制定相关的会计标准和规定,规范新金融业务,使金融会计准则建设先进,防范新金融业务的会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