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23 热度:
我国需要采取措施防范金融会计风险风险
(1)防范金融会计风险,需要从制度上建立完善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要防范金融会计风险,国家需要制定新的会计制度,从制度入手,不断完善金融企业的会计制度。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经济发展迅速,金融企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需要金融企业不断使用国际标准来改善其管理内容,相应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也需要符合国际标准。目前,谨慎会计标准在世界上得到广泛应用,反映了金融业的风险,表明金融企业应注意谨慎,谨慎防范一切潜在风险。完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金融企业会计需要保证会计资产质量的真实性。逐步实施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制度,对金融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保证金融企业信贷资产质量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明确分析每项资产的潜在风险,最终达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目的。其次,要确定输入期限,缩短应收未收利息的会计期限,对历史应收利息实行逐年税前冲减政策。最后,要注意信息时代带来的变化,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要考虑电子信息产品的更新速度。
(2)防范金融会计风险,需要加强对金融会计工作的监督
防范金融会计风险需要加强对金融会计工作的监督,不仅需要各级监管部门的合作,加强相互沟通的针对性,还需要金融企业做好监督管理的实施,掌握监督处罚的力度。首先,对于金融企业的监管,各部门需要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前提下,加强信息沟通,掌握工作的具体内容,避免重复检查监督工作,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不利于提高监督管理效率。其次,金融企业监督管理部门要做好风险发生前、风险发生中、风险发生后的工作。风险发生前,要重点审查所有信息,确保信息和数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旦发现重大问题,需要及时向会计主管汇报,将风险扼杀在初始阶段。在监督过程中,要加强检查监督,确保对账面信息的再确认、再审核和再审核。风险发生后,要重点分析风险发生的根本原因。最后,要做好对金融企业会计的处罚工作,加强对金融会计违规行为的处罚。处罚不仅要体现集体性,还要体现个人性,对具体人头负责。情节严重的,不仅要处以资金处罚,还要追究法律责任。
(三)防范金融会计风险,需要改革金融会计管理制度
我国现行金融会计管理制度是同级领导的管理制度,金融会计人员受管理制度的束缚,会计工作难以实现独立性和热情,因此要发挥金融企业会计的作用必须改变旧的管理制度,实施金融会计经理分配制度。首先,总行需要对各分行和直辖分行采用金融会计经理分配制度,各分行对分行实行金融会计经理分配制度。同时,赋予委派的金融会计经理一定的权利,规定委派的金融会计经理应遵守的义务和责任,通过这种新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会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