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9 热度:
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策略
1.提高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财政部门作为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制度是财政部门的责任。积极引导行政机构推进管理会计制度建设,加快理论研究进程,加强宣传培训,方便行政机构管理者深入了解管理会计的作用,提高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行政机构管理者应积极推动管理会计在单位内的应用,配备单位财务人员,合理分工,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让管理会计参与单位财务管理活动,充分利用财务历史数据,运用科学预测方法,制定相应计划,服务未来财务管理决策,提高科学决策,提前防范经济风险。
2.加强管理会计运行环境建设
虽然行政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不涉及利润和经济效益的管理,但在日常管理活动中,也有必要建立资本时间价值观和成本核算概念,积极建立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行政机构建立资本时间价值观和成本核算概念,合理预算财务资金,有助于加快预算执行进度,避免预算单位财务资金闲置,提高资本使用的社会效益。促进金融活动与经济业务活动的有机整合,根据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加强预算管理和实施,分析业务费用的构成,减少不必要费用,减少无效费用和浪费,合理降低行政机构的经营成本。
3.提高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
随着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的不断推进,单位会计人员在管理会计方面没有系统的知识。会计人员要及时做好会计工作的转型,将管理会计的理念融入到日常会计工作中,既要做好会计工作,又要参与财务管理,为单位管理未来的经济活动服务。财政部门要加快制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搭建平台,组织管理会计理论知识人员继续教育,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培训,推动管理会计发展。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要积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自主学习,认真研究管理会计基础理论,逐步提高业务素质。通过知识更新,掌握管理会计的精髓,学以致用,将管理会计理念运用到工作中,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不断提高管理会计技能。
4.完善管理会计管控体系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管理会计内部管理体系,确保其有效运行。管理会计在参与单位财务管理活动时,结合内部控制,有效利用各种信息,防范单位经济风险。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在日常工作中及时跟踪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当出现一定偏差时,在允许范围内进行适当调整,确保预算的刚性要求,使预算不流于形式,通过预算规范单位经济活动的发展。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和整合绩效评价等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有机整合金融经济业务活动,促进单位资源优化,及时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加强内部控制的实施,充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有效发挥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财务会计已不能满足行政机构的需要,大力推动行政机构积极引进管理会计,管理会计的应用势在必行。结合行政机构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积极转变观念,改善经营环境,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有效实施,不断提高行政机构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