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9 热度:
欺诈无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重要的问题,它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顽固疾病,长期威胁着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健康发展。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外部监管“防火墙”对欺诈保护存在严重滞后和漏洞,不能从根本上阻止欺诈行为。因此,经济有效运行的责任日益落在独立审计的“杀毒软件”的肩上。然而,随着财务结构的复杂性和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欺诈行为越来越难以发现,欺诈已经成为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癌症”,审计的“杀毒”能力显得紧张、不可持续,甚至成为“欺诈病毒”的“帮凶”。因此,研究审计合谋和财务欺诈的共生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审计合谋与财务欺诈共生机制分析
1.来自需求机制的原因。从机会的角度来看,会计政策的选择性、监管制度的不完整性等制度缺陷使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有机”,此外,一些公司的治理结构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甚至帮助其欺诈,进一步为审计合谋和财务欺诈的共生提供了条件。从集体理性的角度来看,终止上市压力,使管理欺诈需求极其强烈,违规成本相对较小,因此集体理性辩护心理具有优势,也使财务欺诈成为公司的“最佳”选择。
2.来自供应机制的原因。从中国会计师事务所本身来看,大部分规模较小,受声誉机制限制的压力较小。当收入大于其违规成本时,公司更有可能进行审计合谋。如果公司通过直接贿赂、承诺购买管理咨询服务等非审计服务产品,承诺审计师在适当时间到其单位寻租审计师,审计师进一步增加审计合谋的可能性。
3.来自外部环境的原因。在经济转型时期,商业诚信的普遍缺失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会计审计表现为会计虚假信息泛滥、审计串通作弊现象严重、财务报告欺诈。这助长了公司财务欺诈与审计师的合谋。中国上市公司,特别是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缺陷造成的内部权力失衡容易导致企业管理当局经营理念的扭曲,这种内部权力失衡也会导致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或不完善。更严重的是,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导致经营者经营理念的扭曲,使其有很大的动机或积极性进行会计审计合谋,使审计合谋的供给具有现实的需求基础。资本市场的缺陷,特别是证券市场的监管机制,也容易导致财务报告欺诈与审计的互动和共生。而证券监管制度的漏洞往往直接为财务报告欺诈提供了便利。此外,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监管制度的不完善也为审计师审计合谋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