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7 热度:
一、背景
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大量的审计失败案件,给社会和相应的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社会经济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本文从审计失败的严重后果出发,分析了审计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概念
一般认为,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未能遵守独立审计执业标准,审计师在财务报表中出具无保留的审计报告。财务欺诈和审计失败后,欺诈上市公司及其审计师将受到监管部门的一定程度处罚。
(二)审计失败的后果
1、对被审计公司的处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准确、完整地披露企业会计信息是被审计公司的责任,因此审计失败,被审计公司应承担首要责任。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后,处罚主要包括:整改责任或纠正违法行为、警告、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的处罚主要包括:警告、罚款、市场禁令等。
2、对审计师的处罚。对审计师的处罚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主要包括纠正违法行为、警告、没收违法收入、罚款;注册会计师的个人处罚主要包括警告和罚款。
二、审计失败形成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注册会计师的原因
注册会计师作为审计活动的主体,必须对审计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将审计失败的原因分为几个方面。
(1)违反独立性。实践证明,没有独立性,很难公平,也很难安排适当的审计计划,不能按计划审计,不能出具适当的审计报告。
(2)执业能力不足。面对被审计单位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注册会计师如果没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就无法做出准确的评论。或者承接不称职的业务也会导致审计失败。比如,擅长审计工商企业的注册会计师首次审计金融企业。
(3)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职业谨慎和怀疑是注册会计师应有的执业态度。但在实践中,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履行相关的审计执业标准,而是按照被审计单位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难以保证报告的质量。
2、会计师事务所的原因
会计师事务所是注册会计师的主体,其制度是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审计失败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后来也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1)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环节薄弱。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机制是保持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和专业能力的制度保证。我国制定了独立审计标准和质量控制标准,但部分公司内部质量控制体系松散,缺乏科学严格的内部控制体系,审计工作草案审计体系流于形式。
(2)生存的压力。为了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以降低收费作为争夺客户的手段,省略必要的审计程序,减少审计时间,降低审计成本,最终降低审计质量,严重影响专业声誉
(2)客观原因
1、审计市场竞争混乱。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多、规模小、执业水平参差不齐。为了保持客户,会计师事务所往往低价竞争。更重要的是,客户需要什么样的审计报告,这已经成为一些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营销手段。
2、监管部门监管不力。监管处罚制度是制止虚假财务报告的手段之一。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监管是事后调查,大多以行政为主,监管力度不够。
3、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原因
(1)内部控制失败。传统的系统基本审计理论是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是审计程序设计的基础。然而,内部控制是合理的保证,而不是绝对的保证。当管理层绕过内部控制而作弊时,传统的系统基本审计很难发现问题。
(2)经营失败。纵观中外审计失败案件,大多数审计失败案件发生在经营失败的情况下,最终以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失败告终。注册会计师被认为是“深口袋”,成为被审计单位的“替罪羊”。
三、措施和建议
(1)聘请具有相应专业能力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在事务所聘请的审计项目经理中,如果没有足够的审计经验和相应的专业能力,当企业出现问题时,就无法很好地发现和纠正,增加了审计失败的风险。因此,保持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是事务所必须加强的一个方面。
(2)完善相关法律,加强监督。除聘请专业注册会计师外,为防止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失职和被审计公司的欺诈行为,加强外部监督至关重要。在外部监督中,法律的规范和监督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的重点。
(3)保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这可以使注册会计师成为真正的会计公司和无限的责任主体,从而迫使注册会计师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执业水平,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实现真正的“独立”实践。然而,完全独立是不可能的。审计费必须由被审计公司提供,因此有必要在独立和依赖之间找到平衡。
(4)采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将审计资源集中在高风险区域,便于审计人员充分掌握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节约审计成本,相应提高审计效率,避免传统审计方法固有缺陷造成的审计失败。
(5)规范被审计单位的行为。在现实经济社会中,由于管理不善,一些企业试图将业务失败转移给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媒体披露,试图让他人遭受损失的企业应付出相应的代价,并让后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了解这些企业的诚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