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1 热度:
实施集团内部会计委派制需要做好配套工作
会计委派制是会计人员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与相关配套措施同时实施。
1.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各项措施的制度保障,是企业财务运作的坚实基础。为此,必须努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正确理解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和高度重视内部控制在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倡导和创造企业中的“控制文化”。一方面,高级管理层负责促进道德和完整性的高标准,向各级人员强调和解释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企业全体员工需要了解其在内部控制程序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在程序中的作用。同时,加强单位负责人的自觉控制意识,明确单位负责人在制定内部控制相关规定时的责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从上到下共同实施内部控制的要求,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
2.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虽然任命会计在预算的编制和实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预算管理仍需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任命会计工作的发展。
a.确定企业的预算标准。目前,市县财务集中会计已经实现,为部门预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使预算制定的基础数据更加合理可靠。但由于集团公司没有完整的定额预算标准,预算制定缺乏可靠的统一标准,大大降低了预算的可靠性。同时,可能导致各部门预算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部门的积极性。
b.硬化企业的“预算约束”。预算一般在年初制定,不排除年中会出现特殊情况,这也给一些部门带来了机会,强调客观原因,要求上级单位进行预算调整。预算的严重性被破坏,预算因各种主客观原因相应调整,软化了预算制度的约束力。为了保证预算的顺利实施和预算制度的严肃性,有必要调整预算的编制方法,将现有的定期预算改为滚动预算。
c.加强企业预算的综合管理。综合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战略管理,不是为会计目的准备的工具,不是简单的财务预算,也不仅仅是控制支出的工具。综合预算是一种综合管理,不同于传统的专业板块管理,其核心功能是全面整合企业的业务流、资本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根据目前的预算情况,需要进一步完善综合预算管理体系。
3.加强委派会计的相关考核制度。
为确保会计委派制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委派会计的后期管理。
一是建立定期培训制度,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二是建立定期考核制度,对委派会计人员进行考核是建立高素质会计队伍的有效措施。上级公司每年对委派会计人员进行“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考核,对执行法律法规、廉洁勤政、业务水平进行考核,建立业务考核档案,作为其任命和晋升的依据之一。
三是建立奖惩制度和岗位责任制,规范委派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使其更好地完成工作。违反规定给单位或者集体造成损失的,根据情节给予财政纪律处分或者解除委托。
四是建立委派会计人员的定期审计制度,及时解决问题。
第五,建立委托会计的日常管理制度。严格加强委托会计的跟踪管理,加强服务意识,加强监督职能,防止权力谋取私利,防止裙带关系。
六是建立保障制度,加强对委派会计人员的保护。
七是建立定期轮换制度、报告制度和监督制度,加强对委派会计人员的管理。
4.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创造有利于预算管理的环境。预算管理应为人性化管理。要保证预算的实施,必须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人格化。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时,不仅要引导员工积极参与预算的编制和实施,还要创造一个鼓励员工参与和实施预算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将更好地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预算和实施预算。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既要考虑员工的精神激励,又要考虑物质激励,既要有近期激励,又要有长期激励,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5.努力解决委托会计人员的问题,主要是领导人的担忧。由于各级中高层领导需要定期沟通,他们必须面临实际困难。为了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根据许多大型集团公司的做法,应给予适当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