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管海南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兴起及其评价_财管海南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兴起及其评价

一、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兴起及其评价 1.经济后果的兴起。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现象,它是一种与技术理论相反的假设。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经济后..

0898-65859863 立即咨询

快速申请办理

称       呼 :
手机号码 :
备       注:

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兴起及其评价

发布时间:2025-10-31 热度:

一、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兴起及其评价
 
1.经济后果的兴起。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现象,它是一种与“技术理论”相反的假设。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经济后果理论代表了会计思想的真正革命。泽夫(Zeff)在《经济后果》一文中(1978),经济后果是会计报告会影响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行为,这些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其他团体的利益。简单地说,不同的会计准则和不同的会计程序导致不同主体的不同利益分配模式。另一位美国学者在《会计准则的经济影响》一文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对于规范公司必须报告什么(如披露问题)以及如何描述其经济活动(如计量问题)的标准制定过程,需要从更广阔的视野而不是传统技术会计的角度重新认识。他认为,无论证券市场理论的含义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都会影响公司的价值。通常,在有效的市场中,只要公司充分披露其使用的会计政策,市场就会识破会计政策变化造成的盈余变化,不会对其做出价格反应。然而,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不影响现金流的会计政策最终会影响公司的股价。对这一现象的解释被称为“会计的经济后果”。
 
根据这些学者的讨论,会计准则的引入或变更将引起利益相关者的注意,其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公司财务报告的接受者,如股东和其他投资者的影响。面对不同信息内容的财务报告,股东将做出不同的选择。二是对乘客的影响。公司财务报告公开后,不是公司法定财务报告的接受者可以免费获得公司报告信息。第三,它对报告公司本身的影响。为了获得市场的积极评价,报告公司选择使财务报告更加“美丽”的经济行为。这样,这些准则就不再是纯粹的技术规范。
 
美国早期铁路行业不计提折旧,以大量现金股利吸引更多投资者,使早期报告利润良好,牺牲长期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使短期投资者获得意想不到的收益。直到1947年,美国才达到通货膨胀的高峰,少数公司在其财务报表中采用了重置成本折旧的方法。这可能会影响税收改革、员工工资谈判等,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承受了各方的压力,支持历史成本。这是美国在制定“公认会计原则”的过程中直接感受到的早期例子,也是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财务会计准则本身就包含了直接的经济后果。从外观上看,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只是一些数字的不同安排和组合。然而,从经济内容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凭证、账簿还是报表,作为信息载体,其数据都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内容。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所能获得的相当一部分经济利益直接受到这些“数字”的影响。例如,财务报表所反映的利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利润分配。从会计制度的角度来看,协调或分配职能的合理履行主要取决于会计准则。
 
2.对经济后果的评估。由于会计准则有经济后果,最完美的会计准则并不一定代表最公平的经济后果。许多理论上似乎导致“真实和公平”披露的会计准则往往在实施前不得不妥协或死亡,因为各方的强烈反对。事实上,由于经济人民的自利行为和一些强大群体的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采用的经济行为往往不是最公平的经济后果。因此,认同会计准则有经济后果的研究人员通常避免提出一套完整的会计准则框架,而只是讨论某一准则的经济后果。一些可能的建议通常只是如何制定未来的会计准则,以及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如何考虑各方的经济利益,而不是给出一些准则。
 
二、思考中国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会计准则基本性质的理解介于“技术手段”和“政治手段”之间,反映了一定的政治倾向。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将影响准则制定的过程,导致对市场有效性的怀疑和改变准则制定和研究的模式。在新经济时代,中国的会计准则无疑也有很强的经济后果。从中国制定标准的过程来看,有两点值得注意:
 
1.中国的标准制定机构几乎削弱了经济后果,影响了会计准则的有效性。中国标准的制定是一个单向的一厢情愿的过程,像听证会这样的充分程序还没有进入制定机构的议程。因此,制定的标准只能代表制定机构的主观愿望,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制定者自身的效用。
 
2.管理当局、投资者等行为主体对标准的经济后果缺乏清晰的认识,没有形成有意识的行动。首先,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制定政策,企业按照规定执行。这种思维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需要时间来改变。其次,我国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因此,即使出台的标准损害了一些主体的利益,也没有人关心。最后,小股东分散,搭便车心理严重,没有人关心新标准对他们利益的影响。相反,管理者会利用自己的地位优势“放大”标准的经济后果。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新标准影响企业上市、配股、管理者报酬,或管理当局的控制权受到影响时,他们会尽一切可能利用标准的漏洞,或采取粉饰、欺诈等负面行为。为了蒙混过关,威胁或拉拢审计等签证机构,一系列违反市场基本规则的恶性循环行为是围绕标准的经济后果发生的。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秩序,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关闭窗口
上一篇:会计职业判断-中国现状分析
下一篇:经济后果对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启示

相关阅读

经济后果对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启示
经济后果对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启示

经济后果对中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启示 由于会计准则有经济后果,会计准则是科学与利益斗争妥协的产物。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福利,考虑社会公平和效率,提高会计准则...

制定基于会计职业判断的会计准则模式
制定基于会计职业判断的会计准则模式

制定基于会计职业判断的会计准则模式 虽然目前美国国会,SEC,FASB表现出强烈的从规则导向向原则导向转变的愿望,但对于中国是否应该完全遵循原则导向,我们认为这样的结...

会计职业判断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
会计职业判断原则导向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

美国的会计准则一直被认为是完整和先进的。它有一个概念框架和各种具体交易活动的会计处理规则。因此,美国的会计准则被许多国家学习和借鉴,FASB也坚持在世界各地销售其...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对会计准则态度的原因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对会计准则态度的原因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对会计准则态度的原因分析 根据逻辑,如果中国上市公司管理部门几乎不游说会计准则,那么合理地推断有以下情况:会计准则对管理部门的报酬没有敏感...

微信号

集团总部0898-65859863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海秀路申鑫国际广场A-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