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08 热度:
现代制造环境下传统成本计算的局限性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更及时地满足客户的需求,许多企业采用了即时制造系统(以下简称JIT)、计算机辅助设计(以下简称CAD)、计算机辅助制造(以下简称CAM)柔性制造系统(以下简称FMS)、计算机集成制造(以下简称CIM)等先进的生产管理系统。现代制造企业的主要特点是: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低库存、高自动化、快速输出、最大的灵活性和先进的信息技术。这些创新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市场效应、技术和产品设计上。同时,管理者必须通过财务成本信息来判断其决策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因此,准确、相关的成本信息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和盈利的关键。当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作为主要生产要素时,当技术稳定,产品变化范围有限时,传统的基于数量的成本计算系统是有用的。然而,随着制造环境的变化,企业的成本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品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传统成本计算的局限性越来越暴露在两个主要方面。
首先,传统的成本计算系统以产出为基础,采用单一的间接成本分配率,将间接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该系统的假设前提是,所有产品或服务的好处与间接成本分配的基础(如直接劳动小时或成本金额)相等。也就是说,劳动力含量越高,对更多的间接成本负责,所以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间接成本分配。然而,在现代制造环境中,基于直接劳动力的间接成本分配率故意夸大了高直接劳动力含量产品的成本,并人为地降低了其他使用更自动化生产的产品的成本。此外,许多组织资源,如生产准备、材料操作或交易成本,都与产出的物理数量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传统的成本计算系统在将这些支持资源分配给产品或服务时,通常会导致产品成本的扭曲。
其次,成本构成的变化和产品多样化的要求加剧了传统成本计算系统造成的成本扭曲。在劳动密集型制造环境中,劳动力成本是所有制造成本的主导地位。传统的成本计算系统显然有必要将其核心定位于测量和控制直接劳动力成本。但在技术密集型领先的现代制造环境中,劳动力成本含量越来越低,间接成本跃居最大成本,基于直接劳动力成本确定的间接成本分配高达600%,甚至高达1000%它们并不少见,因此分配对结果的重大影响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传统成本计算系统造成的成本歪曲在产品多样化的企业中尤为严重。对于不同数量、规格和多样化程度的产品,支持资源的消耗也存在巨大的数量差异。随着产品多样化程度的提高,处理交易和支持运营所需的资源也将增加,传统成本体系下产品成本的扭曲也将加剧。大量事实证明,传统的成本计算系统将计算出大规格、高产量产品的成本,以及小规格、低产量产品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