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6 热度:
管理会计理论价值的基本评价
1. 从其会计学科地位来看,管理会计无法与财务会计相比,占据了现代会计两大领域之一。从某些层面来看,管理会计的失败之一就是过度提升了其学科地位,从而失去了人们的信任,导致使用失败。无论从管理会计的起源和现有的内容构成来看,都是研究成本的制定和成本控制,即成本管理。成本管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其理论研究不断进行。可以说,成本管理既有深厚的传统,又有广泛的基础。然而,由于后来的“食洋不化”,在不知道“管理会计”的“根”和“本”是什么的情况下,一举将其提升到与之不相称的地位,从而拓宽了“管理会计”的边界。最后,理论工作者和实践操作人员对此感到困惑。他们不知道它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它是如何成为“两个领域之一”的。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它“到目前为止,人们觉得内容是不可预测的,方法是复杂多变的。①和混乱。更严重的是,管理会计的引入削弱了人们对成本管理研究的关注和关注,使成本管理研究停滞不前。《会计研究》杂志于1995年组织珠海“远方杯”和1999年组织“金蝶杯”管理会计奖征文,从所有论文中,简单讨论成本管理占很大比例,表明人们对管理会计有理性回归,集中讨论其“成本”这个根本问题,肯定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管理会计专题的征文中,还有很多涉及财务管理的练习(如1999年第九期《成熟企业并购战略》)、生产管理等,这也说明人们对管理会计的理解还存在很大的混乱,也分散了对“成本”根本问题的深入探讨。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不清楚管理会计的基本问题,造成了思想、理解和学术混乱,这是一种悲哀。比如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十大区别,既不能反映会计研究的主流,也不能反映会计理论所阐述的基本问题。匆忙得出两者并列为会计两大领域的结论。事实是,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看到它是如何与财务会计并列的。它的理论体系和实际操作不应占据现代会计两大领域之一的地位。
2. 从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来看,部分内容脱离了“成本”的主导线,使其内容体系非常不系统。如上所述,管理会计的根源是“成本”,几乎大多数学者认为“成本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原型”。(朱海芳的《管理会计》)只不过是关注成本管理,包括成本分析、成本计划(预测)、成本决策(制定)、成本控制,成本会计侧重于成本事后会计,应该非常明确。如果现有的管理会计体系沿着“成本”的主导线延伸,无论是系统性、逻辑性还是深度性,都会有更合理的安排。但目前在大家认可的体系中,有必要将属于财务管理内容的投资决策、综合预算等内容插入其中,使其在内容体系上非常混乱,模糊了管理会计的本质属性,造成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
3. 从其方法论体系来看,管理会计并没有形成独特的方法论。在方法体系中,基本上是按照预测、决策和控制安排的。事实上,这些方法是管理的主要内容。此外,管理会计还吸收了统计方法和经济方法(杠杆是弹性系数)、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方法,但不像统计调查、整理、分析、预测、计划、控制等科学解释,更不用说会计独特的复式会计(特别是“贷款”)方法的平衡关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会计的方法论体系不能纳入“会计”体系,与“会计”会计的基本特征格格不入。抛开会计理论不谈,人们对“会计”形成的心理定势,所有应用学科的“会计”,包括工业会计、银行会计、预算会计和税务会计,都必须包含复式会计方法。如果没有复式会计方法,就不应该称之为会计。包括国民经济会计系统,虽然有五个账户、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但由于其数据不是从贷款账户获得的,只能分为“统计”类别。由于管理会计没有独特的“会计”方法,现有方法混乱(特别是短期业务决策章),没有普遍推广价值,方法论不成功。
4.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也处于几个“日落”状态。目前,管理会计研究人员主要来自大学教师(个别来自企业事业单位),大多数教师不愿从事全职管理会计教学。他们只把管理会计研究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很少有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在过去的八年里,每年约有25名会计研究生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毕业,每年只有1到2名管理会计领域的毕业主题,几年来甚至没有人以管理会计为毕业论文。”①,这些数据基本上反映了我国高校研究生论文选题的总体情况,也反映在当前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高水平上,即使我国管理会计最初热情介绍和引进学者,也开始转移研究方向,表明管理会计从热到冷的理论发展趋势。因此,其理论研究的出路也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