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8 热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欺诈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焦点,各种欺诈行为层出不穷。因此,对金融欺诈行为相关问题的研究已达到迫切需要。为了恢复投资者的信心和长远发展,必须对金融欺诈行为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
1.财务欺诈的研究背景
财务欺诈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会计信息的扭曲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还会给相关机构和人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肆意泛滥不仅破坏了证券市场生存和发展的信用基础,而且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证券市场信用危机,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影响了证券市场的重要作用,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和相关制度的启动,将给上市公司带来一些新的变化。如何根据上市公司的现状和未来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尤为重要。
2.财务欺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财务舞弊的现状。
虽然中国证券市场的建立只有几十年的发展,但上市公司的金融欺诈不断发生。一些金融欺诈案件的发生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自2001年起,中国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13起,平均每年35起;自2006年起,市场禁令决定73起,平均每年18起。自2009年起,中国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3起,市场禁令10起,罚款3起 954万元。仅从被处罚公司的数量来看,国内上市公司的金融欺诈并没有减少,而是越来越严重。金融欺诈一直是金融工作中的一种顽固性疾病。在日益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中,金融欺诈可能成为一些公司的“救命稻草”。金融欺诈一直伴随着会计行为。由于早期金融信息的用户较少,当时的金融欺诈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危害,也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然而,随着股份制公司的发展、证券市场的形成和社会群体的扩大,人们逐渐认识到金融欺诈的危害和规范金融行为的重要性。因此,应仔细分析金融欺诈的原因,并研究治理策略。
2.2财务舞弊存在的问题。
财务报告作为公司外部信息披露的主要方式,在维护其相关利益、发展其合作关系、促进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确保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已成为实现财务报告本身作用的物质前提。但在实践中,一些上市公司为了从资本市场获得更多的利益,试图包装财务报告,使财务报告反映的企业经营状况与实际情况严重不一致,误导投资者,也使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存在重大财务风险。分析欺诈财务报告可以看出,财务欺诈的指标主要反映了以下问题。
2.2.1.现金与利润数据有很大的不同。
许多上市公司净利润很高,而现金流量为负。此时,净利润实际上是一种具有潜在财务风险的纸面利润。
2.2.2虚增本期收入。
一些上市公司的利润不是通过其主要业务形成的,而是通过其他投机行为获得的,其中大部分是股票、证券收入和其他营业外收入。为了获得短期利益,一些上市公司与银行家合作隐瞒费用和支出,虚假增加本期收入。为了在一定时期内使总利润达到一定水平,上市公司将在报告日前进行虚假销售,人工制造收入,然后在报告日后退货,将成本纳入待摊科目,降低本期成本。
2.2.3高额应收款虚增利润。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大部分行业已经进入买方市场,赊销行为普遍存在。应收款作为一个收入项目,由于其自身的波动性,也给上市公司虚增利润带来了一定的可操作性。为了在一定时期内获得账面利润,一些上市公司可以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巨额赊销来增加销量,从而操纵利润。
2.2.4利润调节手段层出不穷。
部分上市公司通过虚增应收款增加利润,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从当年费用中一次性扣除巨额重组费用,降低当年利润。
2.2.5会计政策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不完善的会计政策也为企业财务欺诈提供了机会。一些上市公司利用一些可选的会计政策,如坏账准备、资产减值准备等,来操纵利润。
2.2.6关联交易的广泛应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关联交易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正常、健康的关联交易可以促进关联企业的良好发展,但在当前资本市场,关联交易往往存在不正当因素,关联方为了自身利益,通过非货币交易增加收入,降低成本,特别是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不公平交易,会增加上市公司的账面利润,误导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严重干扰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3.结语
图书馆开放借阅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解决图书混乱问题是评价开放借阅服务水平的主要标准,也是图书馆从关闭到开放过度成功的关键。更新思想,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图书馆员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责任感,改进工作方式,始终坚持以读者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进一步优化和发展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