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17 热度:
自然资源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
(1)市场导向原则.
首先,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信号实现的。理顺资源价格关系,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做到管理少、管理好。任何能在自由化后形成合理价格的人都应该坚决自由化。例如,在全面实现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中,一方面要进一步建立市场化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政府逐步淡化对煤炭价格形成的干预,改革现行煤炭订货方式,实施长期交易合同,完善煤炭价格联动机制,通过市场化实现煤炭价格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政府要研究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充分反映煤炭资源成本、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
其次,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竞争。只有通过竞争,资源和要素的价格才能真正反映其价值,促进资源使用的节约和效率。有效竞争的出现需要市场上有足够数量、利益不同的市场竞争对手。如果资源市场上只有国有企业,就很难进行有效竞争。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资源市场,享有与国有资本相同的市场准入权。对于国有资本占绝对主导地位的资源领域,应优先考虑民间资本,鼓励竞争。试图进入国内资源市场的外资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进行 WTO 有关规定决定其进入该领域。
第三,按照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原则,建立各种资源和要素交易市场,使资源和要素有一个交易平台。使交易在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中运行,避免暗箱操作。
(2)建立健全明确的资源产权和资源管理制度.
首先,要建立健全政府资源宏观管理制度,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一是针对当前资源产权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资源产权和使用权,将资源产权与资源使用权分开,有偿使用和转让资源,防止资源使用者轻易滥用或过度使用资源,无需承担任何直接经济责任。第二,国家应当在公共资源归国家和全民所有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国有资源资产管理机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履行资源的管理、调整、监督和控制职能。三是在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资源法制体系的同时,加强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素质能力建设,加强执法力度,扭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为环境资源保护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
二是树立资源资产化理念,实现资源市场化管理。资源产权不明确导致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导致经营权管理取代所有权管理,使资源所有权分为多个部分。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资源资产化管理,促进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资源资产化是将资源视为商品,作为资产投入社会再生产,从而获得资产收益。在资源资产化管理下,国土资源部门或国有资源管理部门首先要将资源生产企业推向市场,使其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在资源所有者与生产企业之间建立商品货币关系,实现资源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
第三,建立自然资源有偿开采制度,完善自然资源价格管理机构建设。石油、煤炭、天然气和各种有色金属等自然资源不可再生,将面临枯竭的威胁。在中国,各种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自然资源的开采者必须向资源所有者国家缴纳一定的资源开采税或资源开采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