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09 热度:
新股发行开始“市场化”后,由于新股定价机制的缺陷,上市公司实际募集的资金超过了投资项目计划募集的资金。这种现象被称为“超额募集现象”,因为超额募集的资金被称为超额募集资金(以下简称“超额募集资金”)。为了评价超额募集现象,反映超额募集程度,引入了“超额募集率”的概念。超额募集率是衡量创业板上市公司IPO融资超额募集水平的指标,是超额募集资金净额与预期募集资金额的比率。
创业板公司融资超募的现状
1.不同行业超募现状分析
2012年,中国证监会将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分为采矿业、传播文化产业、建筑业、交通仓储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批发零售贸易、社会服务业、信息技术产业、制造业九大产业。根据这一划分,创业板上市公司不同行业的平均超额发行率如图1所示(数据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和Wind数据库)。
从图1可以看出,创业板九大行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超募问题。最严重的超募现象是建筑业,超募率高达2255%;其次是采矿业、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这三个行业的超额发行率都超过了两倍。一般来说,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制造业超额发行率和超额发行金额较高,即超额发行程度较高。制造业公司数量也最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产业,制造业的发展对创业板市场影响巨大,投资者对制造业的投资热情很高。
2.分析不同公司的超额发行频率
截至2013年1月1日,在中国创业板市场上市的355家公司中,已有8家公司募集资金不足,其余347家公司的超额募集率分布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在存在超募问题的公司中,超募率大多分布在100%到200%之间,约占所有超募公司的41%;其次是0~100%,约占所有超募公司的31%。超募率在200%至300%之间的企业约占18%,超过400%的企业约占4%。一般来说,创业板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融资的超募问题较为普遍,超募率水平较高。
3.超额融资总体分析
截至2013年1月1日,创业板市场共有355家公司上市。除8家募集资金不足的公司外,其余347家公司预计IPO融资首日募集资金总额约833亿元,实际募集资金约2116亿元,超额募集资金1283亿元,平均超额募集率1588%,天力环保超额募集率最高,达到738%。相关数据统计如下表所示(数据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和Wind数据库)。可见,我国创业板市场普遍存在融资超额发行问题,超额发行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