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25 热度:
企业并购理论
由于规模经济、交易成本、价值低估和代理理论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理论发展迅速,成为西方经济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1)竞争优势理论并购动机理论的起点是,竞争优势理论的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并购动机源于竞争压力,并购方通过消除或控制对方来提高竞争实力。二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存在是企业并购的基础,企业通过并购从外部获得竞争优势。三是实现并购动机的过程是竞争优势的双向选择过程,产生新的竞争优势。并购方在选择目标企业时,是针对目标企业的具体优势。
(2)规模经济理论、古典经济理论和工业组织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对规模经济的追求。古典经济学主要从成本的角度来证明企业经济规模的确定取决于规模能使包括每个工厂成本在内的企业的总成本最小化。工业组织理论主要从市场结构效应理论的角度来证明工业规模经济,同一行业的许多生产者应考虑竞争成本和效用的比较。企业并购可以获得企业所需的产权和资产,实施综合经营,获得规模效益。
(3)在适当的交易条件下,企业的组织成本可能低于市场上相同交易的成本,市场被企业所取代。当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组织成本也会增加。考虑到并购规模的边界条件是企业边际组织成本的增加等于企业边际交易成本的减少。在资产专用性方面,需要投资某种中间产品的企业往往会对生产中间产品的企业进行并购,使作为交易对象的企业能够转移到企业内部。在决策和职能分离下,多部门组织管理不相关的经济活动,其管理成本低于这些不相关的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交易的成本。因此,多部门组织者被视为内部资本市场。管理协调取代市场协调后,资本市场可以内部化。通过统一的战略决策,不同来源的资本可以集中在高利润部门,从而大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科学分析的效果方面,现代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以及相关信息处理技术促进了企业并购金融理论的发展,为量化并购对各种经济要素的影响提供了一系列盈亏金融分析和评价企业并购计划的有效手段。
(4)代理理论詹森和梅克林(1976)从企业所有权结构提出代理成本,包括所有者与代理人签订合同成本、代理监督控制成本等,并购可降低代理成本,通过公平收购或代理权竞争,公司现任经理将被取代,并购机制下的接管威胁降低代理成本。
(5)价值低估理论企业并购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目标公司的价值被低估。被低估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经济管理能力没有发挥应有的潜力;并购方有外部市场所没有的关于目标公司真实价值的内部信息,认为并购将获得利润;目标企业资产市场价值与通货膨胀等原因重置成本的差异,目标企业股票市场价格低于企业全部重置成本的,并购的可能性较大。价值低估理论预测,在技术快速变化、市场销售条件和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企业并购活动频繁。
就我国并购金融问题的研究进展而言,大多研究并购动机理论,主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重点讨论规模经济、壳牌上市、提高管理效率等业务管理动机,较少研究财务预期、价值增值等财务动机。在并购财务分析方面,理论界的重点是企业定价,提出了自由现金流、折现现金流、拉巴波特模型、不同支付方式的定价模型、市场法等复杂的定价方法,很少涉及企业价值的组成、现金流的构成和风险衡量。并购融资只是借鉴西方理论,与中国现实没有深入结合。并购后的整合大多集中在制度创新和企业文化上,很少讨论风险防范问题。并购绩效评价采用多指标回归分析,应用复杂。
通过对企业并购财务管理的研究,希望为规范并购行为、制度化并购提供一些参考,为并购双方提供有益的探索和思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现代企业体系的建立,资本集中一直是企业扩大规模的内在要求,并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选择。并购必须强调一定的经济效益。一项成功的企业并购活动可以产生多种协同效应,如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市场控制能力、进入新行业或新市场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可以作为特定市场(如产权交易市场、证券市场)的交易对象。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管理不善,机制不活跃,有的甚至几乎破产,客观上为企业并购提供了可能。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史蒂格尔教授在研究中发现,世界上500家大型企业都是通过资产合资、并购、收购、股份参与、控股等方式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并购已经成为企业非凡发展的重要途径。上市公司、投资者、中介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都密切关注并购的发展。公司通过产权交易获得股份,从而获得对其他公司重大经营和财务决策的控制权,或施加一定影响力,增强经济实力,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并购在促进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企业重组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并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虽然原因表现在定位错误、行政干预、忽视整合等方面,但财务会计工作的滞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与国外相比,我国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仍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界已经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一些研究人员借鉴国外实践,探索并购动机、企业价值评估、并购融资等相关问题,但尚未达成共识,需要深入研究。在中国,无论是加入世贸组织还是建立现代企业体系,都将面临企业并购的经济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对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