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管海南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建设的要求_财管海南

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建设的要求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建设的要求 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这也决定了和谐社会内涵的复杂性和普遍性。不同的学者对和谐社会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特征..

0898-65859863 立即咨询

快速申请办理

称       呼 :
手机号码 :
备       注:

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建设的要求

发布时间:2024-11-14 热度:

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建设的要求
 
 
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这也决定了和谐社会内涵的复杂性和普遍性。不同的学者对和谐社会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特征是和谐利益;有人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社会利益平衡机制,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有人认为,和谐社会是指“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稳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以上观点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综上所述,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内部与自身相关事物之间的协调状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子系统之间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需要财政和税收、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等。积极运用财政政策,使每个公民都能享受到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全面发展自己,增强社会认同感,避免各种不和谐现象的发生。和谐财政政策适应和谐社会的建设。所谓和谐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政策、标准和措施的总称,既能有效支持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又能保证财政体系自身的和谐循环。与以往的财政政策相比,和谐财政政策应更加注重公共产品配置的公平性,实现公共产品的平等化;更加注重财政分配的基本平衡,缩小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造成的财政差异;更加注重财政政策的公平公正,为各市场经济实体提供平等的财政条件。
 
二、财政政策对构建和谐社会制约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制度建设滞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不和谐因素。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区域、城乡差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上述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当然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也与财政政策的不完善有很大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公平的角度来看,同一国家的居民应该享受大致相同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因为不同的居住区而有很大的差异。国家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地方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提供。在目前的财政政策框架下,地方公共产品的数量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资源直接相关,政府的财政资源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不同省区之间,特别是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人均财政资源差距非常明显。2003年年人均财政支出,最大和最小的省份差额达8. 58 倍;而且同一省区的财力差距也比较大,比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2004 年人均可支配财力分别为东西两翼和粤北等山区7. 7 倍和6. 6 两倍。财政差异导致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不同,不同地区居民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也不平等。
 
2.“二元”财政结构突出了城乡差异。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出发,政府财政应该有助于缩小城乡差异。相反,由于我国“二元”财政结构的存在,城乡差异进一步扩大。首先,政府在城乡地区提供同一种公共产品的方式不同。例如,在教育、道路等方面,城市居民基本上可以低价甚至免费使用,其成本主要由政府承担;在农村,农民主要通过各种非税方式承担,财政只给予少量或根本不给予补贴。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广大农村居民尚未纳入社会保障范围。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步加强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了社会保障对象范围,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占全国人口的60% %在农村人口中,社会保障仅限于少数城镇劳动者,使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高达22%∶1 。
 
3.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继续扩大,财政调整薄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调整收入分配,避免贫富差距过大,保持相对公平。目前,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甚至同一单位、不同岗位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总的来说,中国的基尼系数接近0. 5 ,早已超过0. 4 如果不采取措施解决国际警戒线标准,很可能造成社会动乱等不稳定因素。目前财政调整功能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税收调整功能未能充分发挥。首先,不同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不平衡。从税收负担公平的角度来看,税收负担应与纳税能力相适应。事实上,我国出现了中低收入人群税负相对过重、富人税负较轻的“逆向调整”现象。由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过低,税率过高,缺乏合理的减免和退税制度,中低收入人群的税负过重。据统计,2004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65 %来自工资、薪金的收入,而中低收入者占绝大多数。二是税制不完善,财产税相对缺失。根据国际经验,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整作用,必须具备相应的财产税。由于我国遗产税、赠与税等税种的缺失,税收难以对高收入群体发挥“削峰”作用。
 
4. 财政宏观调控薄弱,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了广泛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自然资源消耗大量,环境质量严重下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资源短缺、土地沙化、饮用水污染等因素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然而,财政宏观调控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不足的作用。广泛的经济增长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闭窗口
上一篇:地票制度与“土地财政”的差异分析
下一篇:构建和谐财政的理念

相关阅读

构建物流成本会计的初步思路
构建物流成本会计的初步思路

构建物流成本会计的初步思路 在构建物流成本会计体系的过程中,要明确以下问题: (1)明确物流成本的会计对象。物流成本的会计对象是物流成本,即产品空间位移过程中各...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需要重视成本控制,才能有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对成本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成本会计教学中,有必要引入先进的教...

网络社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网络社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网络社会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信息系统不断提出新的信息需求。这一过程在会计发展史上从未停止过,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这一过程一直在加速。由于互...

构建管理会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管理会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管理会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1)指标的组成和作用 在整个评价活动中,评价指标作为中心和纽带,将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结合起来,形成整个评价工...

微信号

集团总部0898-65859863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海秀路申鑫国际广场A-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