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06 热度:
建立农业政策性银行会计经营风险防控体系
农业政策性银行会计经营风险防控体系应在完善会计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监控,建立事前预警风险操作、事中监控实际操作行为、事后监控会计结果的完整体系,辅以完善的日常监督秩序、内控制度、评价反馈机制等,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风险控制。
(1)实施扁平化管理,提高总行控制经营风险的能力
农业发展银行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中的业务数据和信息资源高度集中。总行可以通过后台数据中心掌握各分支机构的会计运行情况。简化了分支机构的会计功能,成为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业务延伸柜台。因此,总行可以在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在完善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实施会计扁平化管理,降低运营风险管理水平,提高总行对运营机构的控制能力,弱化分行负责人行政权力对业务运营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提高运营风险政策防控的实施效率,而且能有效防止分行负责人行政权限造成的道德风险,降低内部欺诈的可能性,也能使分行更加注重客户服务、营销和维护,以及金融产品的咨询和销售。
(2)实施前后台分离,实现标准化流程操作
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各县支行需要设立两名负责业务事项授权、监督的主管,三名综合柜员之间印刷、认证、机器分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即使业务量不大,也要配备相应的岗位、权限、控制和人员,会计运营监督成本高,可能会产生“一手清”、内部欺诈等风险。随着OCR(数据图像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缩短了网络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加强了会计运营风险监控的集中。目前,一些银行业已经实施了前后分离。例如,民生银行建立了三个区域后台处理中心,进行票据、文件处理和集中清算;总行直接负责工商银行票据营业部的管理;花旗银行在亚太地区设立了三个集中业务处理中心:现金管理和收付处理中心、贸易处理中心和电子服务中心,并引入IS09000标准质量控制,6西格玛综合质量管理,实现风险管理可控化和质量控制标准化。未来,农业发展银行可以逐步完善流程管理,前台主要负责会计业务验收,后台实现大、重要业务集中授权或远程授权授权,部分业务的集中审批和非实时交易的集中处理,使各岗位接触的业务趋于单一,只是流水线上的一步,有效规避了个人操纵整个业务流程的风险。
(三)建立会计经营风险预警系统
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背景数据中心可以提供丰富的会计和交易会计信息,可以作为操作风险监控的数据来源,也可以进一步细化,深化详细会计内容,将各种手动登记簿、统计账户纳入详细会计系统,提高系统数据、过程分析比较能力。在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自动生成异常信息审计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审计预警功能,利用系统后台接口开发会计操作风险预警系统。首先,在内部控制方面,预警系统应能够实时跟踪和分析会计操作信息,通过提前建立各种预警模型,自动分析判断会计操作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系统、各种账单和登记簿、账户检查关系是否正确、输入要素是否完整、合规、交易账户配对是否一致等,实现约定时间入账、约定存款日期自动转账、结算费、贷款贷款、贷款利息、利息应收尽收等控制和判断,自动留下各种异常操作和处理痕迹,记录和备份重要日志,进一步提高操作风险监控的质量、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将监控重点转移到操作环节,充分利用系统自动发现非法操作行为,降低会计操作风险。在会计监督方面,预警系统应具备丰富的数据分析工具,提供盈利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资产质量指标、财务比例、风险控制、客户关系等非货币信息,生成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形成完整的分析监控体系,为审计部门、信贷管理部门和领导提供详细的监督决策依据。
(4)会计操作风险监督的重点转向柜台实际操作
目前,通过授权控制、会计平衡、密码控制等功能,农业发展银行会计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动限制部分非法经营。因此,会计经营风险防控的重点应转向系统程序无法控制的环节,即基层银行会计经营安全主要转化为实际经营风险,必须通过远程监控、交易监控和现场检查监督进行控制。一是资金支付环节。综合业务系统与支付系统直接连接后,计算机要求会计主管两次授权后汇出资金。风险防控的重点是会计主管是否认真核对输入信息和汇款凭证,防止授权流于形式,其他类型的业务授权也应遵循这一要求。二是在重要文件和重要物品的管理中,综合业务系统采用钱箱的管理模式。每个柜员钱箱中保管的现金、重要文件和重要物品与实际物品一致,并自动检查印刷、认证和机器是否三分离。因此,风险防控的重点转变为钱箱与实物的检查,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确认机器是否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是否存在混。三是在岗位制约方面,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采用了操作员身份认证IC卡、密码管理模式,设置柜员的业务范围和权限,将风险防控的重点转化为IC卡的使用和保管是否规范,密码是否严格保密,是否有一人多卡,互知密码,随意放置IC卡等现象。四是在会计处理和维护方面,总行背景中心自动完成标准账户设置、科目维护、利率、折旧率维护、统一存贷款批结算、折旧、报表生成、风险防,风险防治的重点是标准账户会计内容是否准确、手动单户结算、手动折旧、错误账户调整等特殊账户是否正确。一般来说,如果离开对实际会计操作的严格监控,系统程序的自动控制将是徒劳的。
(五)会计集中事后监督
可设立独立的事后监督中心,实现事后监督从分散模式向集中模式、从手工审核向系统自动审核模式的转变。集中事后监督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前台业务处理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检查会计结果和原始凭证录入的准确性,监督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防止重大错误、事故和经济案件。通过集中业务柜后监督工作,确保会计业务处理和监督严格分离,尽可能利用系统自动控制审计标准和流程,建立统一监督标准、统一风险控制、客观评估、严格集中监督制度,加强前台柜员后监督约束力,促进柜员提高合规操作意识。集中事后监督将改变各业务机构需要配备事后监督人员、会计风险监督点、监控困难,使业务机构摆脱复杂的传票审计工作,加强日常业务监督,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6)建立会计经营风险评价反馈系统
一是记录和收集会计运行风险监控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建立运行风险数据库系统,对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明确责任人员,跟踪后续整改情况,实现运行风险数据资源共享,减少上下级之间的重复劳动,作为检查监督人员考核评价的依据。二是确定关键风险指标,开发会计运行风险评价体系。在建立运行风险数据库的基础上,管理银行或独立于运行的风险防控机构定期分析会计运行风险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对各业务机构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和监控风险突出的业务机构,识别风险控制薄弱环节,判断运行风险的发展趋势,并以内控风险提示、内控风险分析报告等形式反馈结果,采取跟踪整改措施,建议现场检查,修复系统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