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管海南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_财管海南

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1事业单位定位不明确 对于企事不分,体现在一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目前可以或通过调整实现市场资源配置,但仍存在于事业单位..

0898-65859863 立即咨询

快速申请办理

称       呼 :
手机号码 :
备       注:

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4-10-09 热度:

1.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1.1事业单位定位不明确
 
对于“企事不分”,体现在一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目前可以或通过调整实现市场资源配置,但仍存在于事业单位中。这类事业单位体现了能够在市场上独立生存的特点,但也存在于20世纪90年代政府为了减轻财政负担而存在的原因。因此,要彻底分离事业单位和应归类为企业的事业单位,不仅要把能够通过市场配置的单位企业化,还要按照标准把公益放在事业单位的首位。
 
1.2事业单位分类不明确
 
根据行业分类,即根据行业标准,分为科研机构、教育机构、文化机构、卫生机构等。然而,这种分类方法使每个行业过于单一,有一定的内部局限性,中国在实践了一段时间后也放弃了这种分类方法。
 
根据资金分类,即根据资金来源。这种分类方法对政府管理机构的财务有一定的便利,但在实际实施中也发现了一些分类问题,工作效率无法保证;自收自支机构通过权利追求利润,逐渐稀释机构的初始目的,忽视公共利益。
 
2.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应对策
 
2.1梳理事业单位具体职能,分别划出政企部分
 
对于“企业事务分离”,首先要严格按照公益性进行划分。将营利性和竞争性服务投放市场,既能利用市场本身配置资源的能力,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又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作为事业单位的效率。作为最终保留下来的事业单位,其目的是提供市场无法提供的公益服务,这只是一个“保障”功能。比如基本医疗保障、义务教育等既不能由市场提供,也不能由社会力量进入的部分。
 
2.2根据事业单位的功能类型进行划分
 
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功能类型,可以先将事业单位分为三类。
 
对于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在政事分离时已被归类为行政单位。是指在职能清理过程中留下的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暂时不能归类为行政单位。承担部分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政事分离的原则,逐步分离事业单位和行政职能,与有关单位整合职能,最终将事业单位和行政部分完全分离。
 
目前,它有稳定的收入和一定的发展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这些机构可以逐渐脱离机构的范围,应该转向企业重组,使其成为真正的企业独立法人。对于一些机构,公益二级和企业之间有经营项目,应从其公益属性出发,合理分析,正确划分。对于目前应转移企业的机构,一方面利用机构资源在一定时期内谋取利益;因此,如果企业转移肯定会使主管部门损失部分利益,相关人员在分类中也会受到更多的干扰。因此,在划分类别时,更需要严格按照政策执行。
 


关闭窗口
上一篇:完善我国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制度的意义
下一篇:中小企业财税优惠政策的作用

相关阅读

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委派间接监督的基本做法
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委派间接监督的基本做法

会计委派制度是政府部门或者企业产权所有人代表政府或者企业产权所有人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或者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的制度。会计委派制度是会计管理制度...

总结、完善和推广我国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总结、完善和推广我国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

1、学习国外所有先进的经验和方法,博取众长,为我所用 西方成本会计是一门历史悠久、生机勃勃的学科。特别是随着各种科技成果在成本会计中的广泛应用,如及时制、战略...

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发展困境
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发展困境

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责任保险的发展困境 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会计师事务所一般购买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世界四大著名会计师事务所每年购买的保险金额占其营业收入...

推动我国职业责任保险发展的若干思考
推动我国职业责任保险发展的若干思考

推动我国职业责任保险发展的若干思考 1.责任保险标的的定义 注册会计师职业保险的目标是指被保险人依法应当对第三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这种赔偿责任是由非故意过失行为...

微信号

集团总部0898-65859863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海秀路申鑫国际广场A-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