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理念
    发布时间:2025-11-0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企业已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企业负责人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负责人的监督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缺乏国有企业所有者,国有投资代表不具体,对经营者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导致严重的国有资产损失和一些腐败行为。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企业权力约束制度来监督企业负责人的行为。有关部门开展了以会计监督为中心的企业权力约束制度试点,对会计人员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调整和改变会计人员属于所服务单位的现状。本文讨论了一些个人意见。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理念
	(一)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来源
	通过对会计分配制度三种模式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会计分配制度实际上是基于两种模棱两可的理解:一是对会计身份和立场的理解,即会计人员应该站在谁的立场上,对谁负责?是由所有者还是由经营者任命?还是独立地位,既不依赖所有者,也不依赖经营者?二是对会计监督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即会计监督属于企业内部监督还是外部监督?是对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的监督还是对经营者的监督?如何消除这两种理解的歧义,将成为会计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和发展动力。
	目前,对会计人员地位和立场的看法可以概括为三种观点:会计人员任命理论、会计人员独立理论和会计回归企业理论。会计委派论的前提是会计人员具有“双重身份”。解决办法是会计委派人员明确其作为所有者代表的身份,对经营者进行财务会计监督。会计人员独立理论认为,会计是代理关系中的第三方。会计人员的行为不受资源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影响,只受会计准则的约束。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首先,会计不能超越代理关系;其次,会计人员必须受到“公认会计准则”的约束,但准则本身是在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影响下产生的;第三,一方面要求会计不受双方影响,另一方面反映双方的委托责任,难以找到平衡。会计回归企业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会计已成为特定经济实体中整个管理体系的子体系。会计人员应协助企业经营者制定财务战略和预算,合理组织融资和投资,正确分配利润,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企业会计在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帮助经营者完成委托责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会计监督职能问题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会计只有内部监督职能,二是会计既有内部监督职能,又有外部监督职能,这也是会计分配制度的观点。事实上,让会计人员监督其上级经营者,这显然不符合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分离的原则,也不符合顺向监督的原则。为了扭转会计信息扭曲、国有资产损失和内部控制的局面,我们应该加强外部力量对会计的监督,而不是要求会计监督经营者。
	因此,本文试图设计一个会计人员管理系统,可以在不陷入独立理论误解的情况下,综合委派理论和回归理论的要求;既能保证对经营者的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又能保证企业的经营效果。也就是说,在加强对经营者的外部监督的同时,不仅可以解除会计人员的双重身份,还可以保证企业经营者拥有完整的财务管理权,使会计人员尽最大努力协助企业经营者的财务活动,从而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