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会计监督体系的概念
发布时间:2025-10-19

近年来,资本市场会计信息欺诈和虚假现象的泛滥导致了政府对会计监督的不断加强。如何建立一个强大而有效的会计监督体系,以减少欺诈事件的发生,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讨论的热点问题。
 
会计监督体系的概念
 
目前对会计监督体系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的认识。监管体系是指监管主体与监管对象、不同监管对象、监管对象与其他相关组织、监管对象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定位。本文借鉴了监管体系的概念,试图定义会计监管体系:会计监管体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会计监管目标、会计监管主体、会计监管对象、会计监管原则等要素。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会计监督体系的具体功能,即会计监督目标的方向
会计监督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实现帕累托的最佳效益,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具体目标是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会计信息的内容,或确保会计目标的实现。
 
(2)会计监督的要素包括会计监督的主体、会计监督的对象、会计监督的手段和会计监督的原则
会计监督主体是会计监督活动的实施者。会计监督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监督主体的行为是否有效和完善;会计监督对象包括会计监督的对象和内容,具体指企业会计行为过程中的参与者及其活动和行为。可以说,会计监督的对象和内容是会计监督活动的核心。从逻辑关系来看,由于监督的对象和内容,需要实施监督;会计监督手段是会计监督方法、程序和工具的总和,是会计监督主体和会计监督对象的中介。在会计监督体系中,会计监督手段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会计监督的效率和效果。一般认为,会计监督手段主要包括会计准则(制度)监督、会计法律监督、会计伦理监督等。其中,会计伦理监督(或会计职业道德监督)属于软约束,其他监督手段属于硬约束。在会计监督体系中,其作用非常重要,不可或缺;会计监督原则是会计监督活动中遵循的标准,主要包括经济效率原则、过程监督与结果监督相结合的原则。
 
(三)会计监督要素的内在关系
具体来说,内部关系包括会计监督要素之间的组织体系和运行体系,是会计监督体系运行的内部机制。组织体系是建立会计监督体系的问题,包括会计监督主体、对象、手段的结合,以及相关法律体系的引入;运行体系是会计监督体系运行的问题,即如何保证和规范会计监督体系的正常运行。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