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平性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5-10-19

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平性及其影响因素
根据上述情况,同类(项目)经济业务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会计政策,因此会出现一个问题:选择哪种会计政策是合理的?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对会计目标的分析来解决。会计目标是为企业外部会计信息的用户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有用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至少应该是公平的。会计信息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最终产品,其特点受到该系统处理信息方法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公平性,应公平选择会计政策。只有这样,所选择的会计政策才是合理的。在此过程中,会计政策的选择反映了公平性,即会计主体在选择会计政策时能够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既不主观偏向任何一方利益相关者,也不应有严重的经济后果。
在实际会计工作中,由于各种内外影响因素,会计政策选择不能保持其公平性,会有一定的偏差,可以称为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平偏差。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可称为“不可控因素”。也就是说,有些经济业务比较复杂,很难把握其经济本质。此外,理论落后,在会计处理中需要依靠大量的主观判断和实践经验。由于这样的客观原因,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偏离公平标准。第二类可称为“可控因素”。主要包括:1、企业管理部门操纵“会计制度”。企业管理者往往利用自己对会计人员的管辖权,操纵“会计制度”,为自己服务,以获得自己的利益和短期利益。这种情况使得会计政策选择的公平性基本得不到保证。2、会计规范的不完善与不协调。我国会计法规及相关准则起步较晚,时间较短。一些会计规范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仍存在冲突;相关会计规范(主要指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存在诸多漏洞和不严格。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会让会计人员感到不知所措,带来选择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进而损害公平性。3、会计人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职业道德操作。目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众多,但技术水平不能很好地满足工作要求;也有一些会计人员利用职务、徇私舞弊、做假账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扭曲了会计信息的充电性,给外部会计信息用户造成了决策失误,甚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