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会计管理办法的实施模式
发布时间:2025-10-18
引言
军事医院会计是医院医疗费用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是会计活动中最基本的管理活动。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分类、整理或汇总,将原始数据转化为会计信息,形成日常经济管理和决策资源。因此,会计是以价值形式确认、计量和记录经济活动,并进行公平报告的工作。解放军总后勤部财务部、卫生部联合发布的[ 2001]会字第762号《军队医院会计管理办法》- 01.01起正式实施。这对医院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实施统一、科学、合理的医疗成本核算管理,全面系统地反映内外医疗成本投入和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的科学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士兵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阐述了会计管理方法的实施模式、改革的意义、工作中涉及的问题和几点思考。
1.医院会计管理办法的实施模式
2002年底,根据上级要求和医院实际情况,我院成立了财务会计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拥有财务管理、经济会计和物资管理四个软件研发小组。成功建立了会计局域网平台。2003年初,财务部完成了新旧会计的结转。药品部完成了“军字一号”新药软件的升级切换。营房、设备等部门完成了库存物资的会计清理和新建工作,制定了会计流程,并对部门会计人员进行了相应的培训。医院会计的一级会计模式逐渐形成,即医院级会计和科级会计。医院级会计是指医院的大型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负责。在经济管理部门、医疗工程设备部门、药品部门、营房部门、军需部门等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实施。以科级会计为基础;科级会计是经济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在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下对科室进行的全成本会计。实践证明,只有科级会计明细、清晰、准确。医院级会计才能真实、科学、客观,为医院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实施军队医院会计管理办法的意义
2.1 军队医院改革会计原则和工作方式的新会计更多地基于原始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更加严格,会计过程更加规范。在会计原则上,改革了医院以往预算外资金收付实现制度的会计原则,采用了权责发生制度的会计原则。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全面性的原则,实行军地分离、医药分离核算,合理划定医疗成本范围,实施资产计价核算,建立成本效益分析指标,规范和加强会计信息化的合法性、公平性和一致性。医院会计将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的双轨管理模式。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根据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来确定单位收入和费用的一种方法。当期实现的所有收入或发生的费用,无论是否收付,都应视为当期收入和费用;相反,不属于本期的所有收入和费用,即使在本期收付,也不应视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只有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建立会计记录,才能正确提供会计信息。其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和费用。同时,严格的会计时间,加强会计的细节和准确性,及时准确地提供医院经济管理信,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有利于相关项目日的论证和医疗服务市场的发展。
2.2 军事会计管理是继“军事一号”项目之后的又一个新的医院管理平台,是医院信息化和化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止医院会计信急失真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会计管理系统还为“军事一号”项目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更可靠的信息和支持,实现了资源信息化和共享,保证了会计信息化的真实性、一致性、及时性和相关性,为医院领导决策层提供了更可靠、更真实的数据。
2.3 完善医院全成本核算过程,准确合理的成本核算,是医院科学管理的前提。这也是军队医院管理人员长期奋斗的日标。新的会计制度通过“两个一”(一个金融机构、一个银行账户、一套会计账簿)实现了预算会计与成本会计的结合;通过“两全一”(全过程、全员、全岗位、军队、地方)会计模式,划定了医疗成本会计范围,规范了实物资产计价会计,将医院管理从以往的定性和半定量管理推向了定量管理的科学管理轨道。我院实行财务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坚持审计、会计、出纳分工管理,坚持资金报销逐级审批复核制度,将财务人员纳入统一管理、集中办公。负责所有资金的分配、交付、结算和报销,对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全过程监督,真正做到“一个机构管理财务、一个账户管理资金、一个科日管理会计”,落实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支出的透明度。
2.4 近日,事业单位医院、合资医院、独资医院直接参与医疗服务竞争。私人诊所、专科诊所、独立实验室等功能性医疗服务提供商凭借其灵活便捷的优势抢占了医疗市场的份额。在激烈的竞争中,如果医院忽视医疗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将给医院的建设带来致命的伤害;同时,地方医院具有政策活跃、实力雄厚、发展规模大、速度快的特点,容易留住人才。我院采取优质、高效、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更大的发展,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医院原有的会计原则上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
2.5 新的会计制度将进一步增强医院物资管理和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加强科学效益评价机制,严格流向管理,进一步减少跑、冒、滴、漏。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医院要积极研究新形势、新问题,积极扩大对外医疗收容,多收快治,缩短平均住院日,加快床位周转,提高床位利用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降低成本,开源节流。积极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完善岗位责任制,减少浪费,增加收支,提高资金保障效益。落实集中采购制度,进一步完善物资采购、验收、登记制度,防止积压,堵塞漏洞,减少损失和浪费。
2.6 符合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需要,医疗保障体制改革是未来国家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军队医疗改革将面临新形势。主要内容如下:一是实行分类保障,建立军人免费医疗、随军家属优惠医疗、职工保险医疗相结合的新型医疗保障体系;一是实行合理医疗,确定合理诊疗和用药范围,规范医疗程序;二是建立统筹与定额相结合的费用管理制度,实行干部单位门诊消费定额管理,建立院外大病区医疗统筹和优惠医疗费用管理制度;四是逐步实行持卡就医;五是对小、散、远单位门急诊实行社会保障。因此,加强军队医院会计管理完全符合医疗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