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银行成本精细化管理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25-10-10

长期以来,在独特的经营机制下,我国银行业逐步形成了重信贷指标、轻内部管理、重数量增长、轻质量增长的经营特点。随着国际一体化的趋势,管理手段和工具相对落后的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如何利用技术手段实施成本精细化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建立行业竞争优势,已成为现阶段银行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拟介绍SAP系统如何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初步探索国内商业银行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银行成本精细化管理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SAP系统是根据国际企业的管理实践和经验进行设计和开发的。因此,其功能设计和方案可能与国内银行业的管理现状有很大的差距。为了使SAP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商业银行的精细成本管理,我们还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盈利能力分析与银行绩效考核的关系
 
SAP PA模块的功能定位于分析对象的盈利能力分析,不构成全面的绩效考核,也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例如,新产品正处于推广阶段,对新产品的评价不仅取决于其盈利能力,还取决于其市场渗透能力和其他产品的服务功能。如果只以盈利能力等财务成果作为退出或进入的决策依据,可能会造成战略错误。因此,如果进行全面的绩效考核,则必须选择SAP的其他模块或依靠专业的绩效考核体系。
 
(2)FTP和资本成本确定中存在的问题对盈利能力分析的影响
 
FTP资本转移价格是银行管理会计意义上的内部资本转移价格。用于确定SAP系统PA中每笔业务交易资金的机会成本(直接成本)或收入,主要根据资本市场的交易价格确定。但由于国内资本交易品种不完整,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容易导致FTP数据扭曲。此外,“政府之手”、市场操纵等非市场因素会使银行股的Beta偏离正常水平,根据CAPM模型确定的资本成本可能会扭曲,从而影响盈利能力分析结果。因此,应考虑相关异常因素进行调整。
 
(3)间接成本分摊
 
由于人工耗时等统计指标的确定存在主观因素,成本分摊会造成误差。同时,由于资本市场市场化程度低,国外常用的资本分配和风险量化模型可能不适用于每家银行。因此,我们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整模型,这需要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