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弱审计独立性的经济动机
发布时间:2025-10-04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灵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业务中缺乏独立性,难以客观公正,直接影响审计质量。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一系列会计欺诈案件的曝光,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行为也出现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受到了质疑。本文试图讨论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减弱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缺乏高独立审计服务的市场需求是削弱审计独立性的经济动机
从审计服务需求方的角度来看,我国审计市场对高度独立审计服务的有效需求不足。审计服务的需求主体包括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行政部门,其中投资者包括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
首先,从投资者需求的角度来看,中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在总股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40只)%),然而,在缺乏国家股东的情况下,国家股无法对高度独立的审计服务形成有效的需求。对于法人股票投资者,由于法人股东可以派代表进入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影响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因此,法人股东不需要通过上市公司发布财务信息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不需要选择高度独立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监督其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即法人股东对高度独立审计服务不构成有效需求。理论上,个人股票是高度独立审计服务的真正需求者。然而,由于股市在转向经济时期具有高度的投机性,大多数公众投资者并没有进行有价值的投资。因此,公众投资者对高度独立审计服务的需求并不强烈。
其次,从债权人的需求来看,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仍是上市公司融资的主要渠道,国有银行也面临着商业化程度低、所有者缺失、贷款行为容易受到行政干预等问题,即使巨额贷款无法收回,最终也会有国家支付。在此背景下,银行不太重视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贷款风险管理,对企业真实会计信息的理解愿望也不是很强。因此,许多上市公司的主要债权人对高独立审计服务的需求也不强。政府作为企业财务信息的外部需求者和监管机构,对高独立审计服务有有有效需求,但仅依靠政府的外部需求很难使高独立审计服务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审计市场各审计服务的需求方对高度独立的审计服务的需求严重不足,这将直接导致注册会计师在提供服务时缺乏保持独立的内在经济动力,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