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全成本会计的原因和必要性
发布时间:2025-10-02
成本核算是医院管理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和手段。在现行规定中,医院成本会计没有一定的标准。每个医院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和制度。我们呼吁尽快在行业规章制度中制定更可行的标准。我做了以下想法供您参考。
一、医院全成本会计的原因和必要性
1、实施医院成本会计是为了满足社会对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的需要。
目前医疗服务价格的定价是合理的,我们没有依据,同时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享受政府财政补贴,但困难,这是因为医疗机构没有做成本会计,或者停留在内部会计员工奖金水平,不能解决医院成本会计的实际需求和制度改革的需要。如果一个社会没有成本记录,就不会有一个非常完善的定价体系,以确保客观的定价体系。所有的管理手段在市场经济中都是脆弱的,是社会体系的一部分。只有在全社会取得平均成本后,才能在平均成本的基础上有合理的医院成本价格。成本核算应该是一种社会行为,而不是医院的单独行为。
2、实施医院成本会计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医院可以分为非营利医院和营利医院,其中大部分是非营利医院。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利益,包括利润和社会效益。成本核算是一种代表资源合理配置的管理方法,对资源利用、效益和成本指标进行综合合理的评价。医院应在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增加收入和支出,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
二、医院成本核算应纳入会计制度
医院存在成本核算与会计独立、脱节的现状,但成本核算不应在会计体外运行。医院应改变这种情况,使以财务会计为核心的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会计法》规定,医院必须根据实际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应办理会计手续。因此,成本核算的大部分数据应从会计数据中获取,以确保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合理性。减少数据传输和会计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成本会计可以使医院的成本核算和考核更加及时、准确、直观,为医院管理和科室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成本会计增加了临床科室和行政后勤科室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透明度。
三、医院成本会计对象
医院应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借鉴企业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成熟经验和实践,制定有效的成本会计方法,包括建立成本管理网络,规范会计单位的收入、成本项目和收支范围,完善成本会计制度,建立成本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成本效益分析评价。医院实施成本会计,包括医疗成本会计和药品成本会计。以下主要指医疗成本核算,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费用,即医院可以直接计入医疗费用。包括基本工资、补贴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消耗品、药品费、业务费、维修费、购置费、租赁费等费用。
辅助部门可以明确医疗服务部门或团队的费用,如一般医院的营养食堂、洗衣房等,基本上是为医疗业务服务的,可以直接计入医疗费用。
提取修购资金按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计入医疗费用。
间接费用,即不能直接计入医疗费用或药品费用的管理费用。包括医院行政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费用,以及教育费、咨询费、坏账准备费、科研费、报刊费、租赁费、无形资产摊销费、利息费、银行手续费、汇兑损益等。
间接费用按医疗部门人员比例分摊,按支出明细项目逐项分配。为了建立医院运营的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优势,医院应在深化和完善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注重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