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问题
发布时间:2025-08-20

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问题
 
什么是管理会计理论,它的基本理论应该如何表达?中国著名管理会计师李天民教授认为,管理会计理论可以定义为“是一套由一致的管理会计对象、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目标、管理会计基本概念、管理会计基本假设、管理会计原则组成的概念框架,用于解释、评价、指导、发展和完善管理会计实践”。要建立管理会计理论框架,首先要解决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问题。近年来,理论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关于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有几种观点:管理会计的本质起点论(王迪华)、管理会计对象起点论(孙茂竹)、管理会计目标的起点论(盂焰)可以说是各有各的道理。作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具备一定的条件或特点,主要包括:逻辑起点是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的会计类别;逻辑起点可以推理论证其他抽象范围;逻辑起点可以连接会计系统和会计环境;逻辑起点可以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相联系;逻辑起点是会计的根本原因,是会计生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因;逻辑起点是内在的、客观的。通过对上述观点的研究和思考,本文认为管理会计的目的是协助组织/企业的管理者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为实现整个企业组织绩效最大化的目标做出合理的决策,这是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全部条件。以此为起点,有利于建立一贯、逻辑严谨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从这一起点真正推导出其他抽象类别。
 
管理会计的目的之所以能作为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因为它能正确揭示管理会计的根本动机。“会计是人们有目的的社会行为。人类之所以有会计活动,必然是出于某种动机或希望。可以追溯到思维的起点,即最终的动机或希望是会计目的”(傅磊:1996年第二期《会计目的的思考与探索》和《会计研究》)。为适应企业加强内部经济管理,实现组织目标,产生和发展管理会计和发展的动力。管理会计是一门基于管理实践的学科。任何管理活动都必须围绕组织目标的实现进行。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有效地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从而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管理没有自己的目标,管理应该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进行管理。管理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有关。一般来说,管理是促进组织有效利用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目标可以从三个角度全面衡量管理,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1.组织的输出目标;2.组织的效率与效果;3.组织的最终目标。但无论组织的性质如何,管理任务都是使组织尽可能少地完成预期和满足要求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有效的管理。管理变革的最终结果也应体现在组织的最终目标上。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为组织内的管理者和员工提供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管理者进行计划、控制和决策,以实现组织绩效最大化的基本目标。
 
此外,虽然组织的目的是抽象的,但它是组织任务和具体目标的基本起点。管理会计信息是改进和控制组织决策的基本信息来源。有效的管理会计系统可以为组织的成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管理会计可以使用适当的技术和概念来处理组织的实际数据和预期的经济数据,以帮助管理者制定这些合理的经济目标,并做出合理的决策来实现这些目标。也就是说,管理会计人员通过识别、收集、测量、分析、准备、解释和传达管理信息,为今天的组织创造了相当大的价值。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