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应收账款管理的弊端
发布时间:2025-08-17
传统应收账款管理的弊端
(1)应收账款日常管理不完善,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销售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尤其是那些积压了大量产品的企业。然而,销售部门往往只追求销售业绩,不注重销售收入,有些企业没有严格的信用销售审批制度 ,随机给予客户优惠的支付条件,导致未来应收账款回收困难,导致大量应收账款长期账户,大大提高了业务周期,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我们经常发现,一个单位的许多应收账款都是几年前的,外国人对这种现象感到惊讶,因为在许多国家,法定半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必须是坏账。
(2)未设立专门负责应收账款管理的部门
销售部门负责信用销售,形成应收账款,收回货款往往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在一些企业中,财务部门只起着简单的记录作用,应收账款的发生根据客户登录明细账户,账户年龄分析也是正式操作,这种简单的会计管理不能解决问题;在其他企业中,由于各自的责任,财务部门与销售部门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正常的生产经营。
(3)不注重成本分析,不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应收账款管理最基本的要求是收入大于成本,所以信用销售是有利的。信用销售可以实现销售收入的增长,但相关成本也应相应增加,需要完全计算相关的现金支付成本和机会成本,具体成本在以下风险评估中详细说明。信用销售的程度和信用销售方式不仅必须满足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的要求,还必须满足收入大于成本的效益,即收回的账户必须大于收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成本。在我国,企业在信用销售时一般不进行各种信用销售方案的比较研究;在采用各种收款方案时,只要能收回货款,就不进行各种收款方案的比较分析。应收账款的管理基本上是广泛的管理,还没有真正确立成本效益原则。
受传统应收账款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企业之间的“三角债”和相互拖欠非常严重,坏账损失率非常高。据统计,2001年全国企业“三角债”高达1.5万亿元;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1800亿元,恶意违约直接损失约55亿元;“三角债”和现金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达到2000亿元。目前,我国企业平均信用销售率不足20%,但坏账损失率高达5% [i]。传统应收账款的管理弊端暴露无遗,不适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必须进行创新。
结论
与其说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一系列的程序,更是一种管理理念,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特别是最高管理层的重视,从上到下实施,才能奏效。本文将风险管理方法应用于应收账款管理,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到风险控制,努力减少应收账款损失的可能性和程度,克服传统应收账款管理的弊端。需要指出的是,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也必须以传统管理方法为基础,只能改进。本文在阐述风险控制时,列出了各种措施下的具体方法。有些方法目前在中国还没有实施,有些方法是交叉重叠的。我们将其划分为某些措施,只表明作者自己的主观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