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海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综合预算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5-08-12

综合预算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综合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主要方法,在现代企业的成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8世纪,英国和美国出现了预算管理模式,以满足政府部门控制开支的需要。20世纪初,标准成本会计的出现为企业内部预算管理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基础。1921年,美国颁布了《预算与会计法案》,进一步扩大了预算控制思想的影响。1922年,美国著名学者麦金西的作品《预算控制》首次系统地阐述了科学预算控制的实施。同年,在全国成本会计师协会第三次会议上,以“预算编制与使用”为主题进行了研究,掀起了1923年至1929年全国会计师与工程师协会合作研究预算控制的高潮。如今,预算控制已成为西方企业管理的基本范畴,美国所有大公司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在实际发展方面,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综合预算管理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应用后,该方法很快成为大型现代企业的标准操作程序。从最初的规划、协调生产发展到全面贯彻企业战略方针的商业机制,具有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处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地位。20世纪80年代对美国400家大型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当时几乎所有的大型美国公司都采用了预算方法,占90%以上。
在中国,由于计划经济的长期实施,企业计划历史悠久,但该计划不以市场为导向,不以预测和决策为基础,不属于综合预算管理的范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管理控制的目标逐渐从完成生产品种和产量计划转变为追求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综合预算管理不断受到重视,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被放在企业经营机制和战略管理的高度,从而在实践中得到一些企业的大力实施。2000年9月,国家经贸委发布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明确提出,企业应建立综合预算管理制度;2001年4月,财政部发布的《国有资本和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制度;2002年4月,财政部发布的《财务预算管理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企业应实施包括财务预算在内的综合预算管理。这些行政法规的颁布,标志着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管理理念在我国得到了广泛认可,并进入了规范和实施阶段。根据2004年广西企业问卷调查报告(见表2):在各行业中,建筑业和制造业对综合预算管理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广泛的应用,而房地产业对综合预算管理的认可度最低;此外,其他调查数据还显示,就企业性质而言,民营企业对综合预算管理的认可度和应用程度高于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就企业规模而言,企业集团对综合预算管理的理解和实施优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对综合预算管理的实施比例最低。
 

财管海南